“时下,我们刚采收完‘致富花’万寿菊,又开始采摘‘黄金瓜’西葫芦,到年底还可采摘‘金豆豆’菜豌豆,群众的腰包鼓起来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矣维村委会大平地村党支部书记罗巧芬高兴地说着。近年来,西二镇打破传统农业桎梏,按照“总支抓龙头、支部带农户、大户建基地、干群兴产业”工作思路,以“三来领路”方式深耕“烟+N”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实现从“一烟独奏”到“多元合唱”的成功转型,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新路子。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头雁”和排头兵,将党建作为引领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构建“党组织引领+企业化运作+农户众参与”协同发展体系,从政策、资金、技术三端发力,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破题开路。积极向上争取利好政策,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烟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一方面修缮烟区道路,投资308.6万元完成关上至舍莫、乐多至代新、长岭岗至大平地烟区道路建设,改善交通条件,解决农产品运输“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精准把脉建设水利设施,投资600余万元完成核心烟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长岭岗水库项目区项目建设,保障农田灌溉用水,告别“靠天吃饭”被动局面。同时,鼓励村党总支牵头,引进无人机喷洒农药等现代化农技手段,大幅缩短田间管理时间,降低人力成本,让传统农耕方式逐步向“智慧农业”转型。如,矣维、茂卜等村党总支与弥勒立达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二分公司)签订回购协议,公司以20元/吨的溢价向村委会分红,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利用秋闲田地种植作物是一直以来的传统,但多为收益微薄的品种,村民种植积极性不高。为改变单一种植现状,提升亩产产值,党员干部主动扛起“试种先锋”的担子,矣维村委会党员干部示范带头当大户,2023年试种“烟+花”500亩,第一季试种万寿菊的亩均收益远超传统作物,每亩收益达2800元以上,实实在在的成果让其他村民看在眼里、动在心里,以“看得见的收益”彻底打消群众“不敢种、不会种”顾虑。同时,从选种、育苗到田间管护,党员干部都全程参与、认真记录,遇到技术难题及时对接企业技术员,通过摸索种植经验,把自己变成“乡村技术员”,再帮助群众解决难题。党员干部的“带头试”,不仅试出了高效作物的可行性,更试出了生态产业的新希望,为后续产业推广树立了可复制、能借鉴的“活标杆”。

在矣维村委会2023年示范种植“烟+花”成功实现“双增收”后,近年来其他村党组织纷纷组织党员干部到矣维村学经验、取真经,守正创新,带动农户打出“烟+瓜”“烟+豆”等多元组合牌,融入推广“烟+花”发展模式,让党建引领的“红利”实实在在惠及给村集体与每一个农户。2025年,引导756户农户在烟田里种植万寿菊6100亩,群众每亩仅需投入130元,亩均收入便可达3000余元,群众烟田增收达2000余万元左右。种植期间,每年12月底育烟苗,次年4月栽种,6月开始培育万寿菊苗,7至9月可采摘烟叶,8月底种下万寿菊,半个月便能开花,一期可采6至7次,一直持续到11月中旬。为进一步提高农户收益,在轮作中鼓励群众栽种豌豆、西葫芦等应季高产和高收益的蔬菜,除“烟+花”外,今年发展“烟+瓜”约2000亩、“烟+豆”360余亩,预计总收入1100余万元。持续坚持“10月花+11月瓜+12月豆”这种土地轮作方式,真是季季有产出、月月有收入,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党建引领风正劲,乡村振兴再扬帆。西二镇将持续深耕“烟+N”模式,带动更多群众参与进来,大力发展“烟+花”“烟+药”“烟+豆”“烟+瓜”等作物轮作,让土地不空闲、群众多增收,持续奏响乡村振兴“钱”进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