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mlskxjsj/2025-00006
- 发布机构弥勒市科学技术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5-10-11
- 有效性有效
弥勒市科学技术局对政协弥勒市第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67号提案的答复
马贝思委员:
你在政协弥勒市第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助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67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弥勒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引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具体工作开展如下:
一、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力度
弥勒市多措并举强化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一是通过开展“科技服务进企业”专项活动,深入科技型企业20家走访调研科技需求,“一对一”科技服务及政策宣讲20余次。2024年21家规模以上企业统计上报研发费用11232.8万元,投入强度达0.20%,获省州研发经费投入奖补12家64万元。二是精准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通过“政策直达+精准辅导”双轮驱动,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应享尽享税收优惠。2025年上半年,全市累计落实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为企业减免税费2420万元。三是将科技创新投入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科技支出预算较上年增长33%,同时及时优化调整支持方向,确保财政资金精准高效赋能科技创新。
二、着力培育创新主体
形成“科技型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机制。2024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先后获批云南省“星创天地”3家、培育建设1家,全市农业市场主体突破1800户。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倍增”计划,2025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1家,培育入库申报9家,申报创新型中小企业10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户,目前待州省部门审核。2025年全市有效期内科技型中小企业52家、高新技术企业1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户,创新型中小企业20户。
三、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
一是科技合作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依托腾冲科学家论坛现代食品产业专题活动,成功引进孙宝国等3位院士团队,实现院士合作“0”突破。累计促成14个科技项目签约落地,协议总投资39亿元。建成省州专家工作站12个,推动20余家本地企业与30所高校院所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成功转化“南方蔬菜清洁技术”等多项院士成果,带动泰贤咖啡等重点项目投产运营。二是构建“院校+政府+企业+市场”的产学研融合发展模式,先后与云南省农科院、湖南省农科院联合共建云南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云南省农科院红河分院)、红河农高区产业研究院,实现科研机构“0”突破,引进26人高层次科研团队,聚焦特色农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在韭黄新品种选育、食用玫瑰深加工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企业创新平台能级持续提升。2025年申报省级技术中心4个待评审,目前已建成省级技术中心2个,州级技术中心9个。
四、积极培引科技创新人才
实施柔性引才创新机制,通过院士工作站、“人才飞地”等模式,实现“户口不迁、关系不转”的智力共享,已联合申报省级专家工作站2个。获省级认定科技特派团1个、科技特派员81人,为企业选派科技特派员8人、科技副总1人。通过政府采购专业培训机构,重点针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失业人员等群体开展精准技能培训,2025年组织优质师资开展果树种植、电商运营、无人机操作等实用技能培训50期,累计培训2084人次。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将重点围绕特色产业谋划重大科技项目,争创省级高质量发展试点市,建设创新平台集群并通过腾冲论坛招才引智;培育创新主体,力争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高企4家,确保高企达20家;深化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合作,联合技术攻关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院士工作站建设,新增省级科技特派员30人,加速成果转化应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感谢你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弥勒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9月24日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长者模式



















 
         滇公网安备 53250402000118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4020001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