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弥勒市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弥勒 > 文化群艺

弥勒下高甸村:“彝族(阿哲)传统文化保护区”

文章来源: 弥勒市文化和旅游局
作者:
发布日期: 2021/12/16
浏览次数:

  下高甸村位于弥勒市西南方巡检司镇,山清水秀,人文景观、自然景观融为一体,108户460人的彝族(阿哲)世居此地约600年。

  下高甸北枕玄武山,东连青龙山,东南老虎山,西南狮子山。西南狮子山崖画,画风补拙粗犷,是彝族先民的祭岩神图;村北玄武山的玄武洞,乔木直插洞顶,如绿伞覆盖洞中,洞内造型奇异的钟乳石千奇百怪,各种古怪迷离的传说在这里演绎;村东是上高甸村外的范氏祖墓,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碑文记载了范氏家族的来源及阿哲头人范世昌的生平事迹。

  下高甸村是彝族阿哲文化保存、传承较好的自然生态村,村落完整保存了毕摩经文、古崖画、阿哲祭龙、手工刺绣、阿哲歌舞、阿哲服饰文化,2006年被列为云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彝族(阿哲)传统文化保护区”。

  阿哲祭龙 

  彝族(阿哲)人认为龙是人类繁衍的神圣图腾。弥勒市巡检司镇高甸村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一、初二都要举行祭龙活动。农历二月初一“祭公龙”。全村男子去龙山杀猪祭龙,祈求公龙保佑全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女性回避;农历二月初二“祭母龙”,称“女子祭龙”。这天晚上是公龙和母龙相会的日子,要迎接母龙进村。祭祀的内容和形式蕴含了远古母系氏族的文化特征,是彝族(阿哲)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土掌房极具特色 

  石头为基,泥土做墙、木头为柱、草坯为顶,加上独特的造房技术,形成了土掌房。土掌房多为平房,部分为二屋或三层,大多建在干旱少雨的高寒山区和河谷地带,冬暖夏凉,防火性能好,非常实用。土掌房层层叠叠、集中连片、背山面河,全村房屋墙连墙,下一家的屋顶即为上一家的场院,层层而上,直达山顶,极具特色。 

  “阿哲跳乐”很独特 

  彝族能歌善舞,“阿哲跳乐”是阿哲独特的歌舞,源于阿哲先民爱佐与爱莎的爱情故事,有“大跳”和“小跳”之分。四弦、三弦、二胡、笛子、木叶响起来,阿哲跳乐就跳起来了。男子的蹬吸顿踏步刚劲,女子的划蹀躞步柔美。在由小跳转大跳时,节奏欢快热烈,“爱佐与爱莎”之呼喊声也随之更高亢嘹亮,浑厚深远。 尾声时,亦有领唱众合,一男对一女,众男对众女,且舞且歌,如醉如痴,从日出跳到日落,月升跳到月落还嫌早,不到累倒不停歇。

  阿哲毕摩经 

  彝族(阿哲)的“毕摩经”,当地人称“白马经”,主要流传于弥勒市五山乡、巡检司镇等彝族(阿哲)人聚居的地区。涉及人生礼仪、婚丧礼俗、历史、天文、地理、哲学、伦理等,记载了民族起源、迁徙、伦理道德、哲学思想、人生礼俗等。

  服饰多变 

  彝族(阿哲)男女从少到老,服饰多变。心灵手巧的当地人把世间万物美好的事情都绣到衣服上,并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做了不同的服饰。如男童银制的寿星、虎头、蝴蝶;成年男子的各式草鞋、绣花布鞋、瓜皮帽、黑布包头;女童的虎头帽;少女的黑色扭裆裤;女青年的绣花围腰、银泡、飘带、银虎头;妇女的半镶(叫“半截衣”)、满镶(叫“母衣”)等。每件服饰都是手工制作,独一无二,绚丽多姿。

  狮子山崖画 

  古老的崖画狮子山崖画又称大崖子崖画,位于红河州弥勒市巡检司镇下高甸村西800米的石岩上,记载了古人的生活场景。崖子正面呈弧形,长150米许,上悬下凹,左版能见葫芦形铜鼓两个,周围有图形分布,中版有箭头、动物等形状,右版以箭头、人形以粗描为主。该画古朴粗犷,是彝族先民的祭岩神图。  

  下高甸村仿佛把时间停在了以前,用物件、语言、传承人、文物来无声的向世人传递灿烂的阿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