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14348/2021-02950
信息分类
部门文件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发布机构
弥勒市乡村振兴局
文号
弥开组办〔2021〕29号
发布日期
2021-09-15
信息名称
关于印发《弥勒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关于印发《弥勒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级相关单位: 

  现将《弥勒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弥勒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6月4日 

 

 弥勒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 

  以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为底线,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围绕“四个不摘”总体要求,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围绕重点产业,开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示范村镇创建行动,坚持分类指导、分类帮扶,主要通过到乡到村带户的方式,在全市欠发达乡镇、行政村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帮扶,对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农村低收入人群进行到户产业帮扶,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推动农村低收入人群脱贫质量巩固提升。结合全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性、紧迫性。落实省委现代农业发展“一二三”行动,聚焦农业产业“三个板块”精准发力,打造生猪“一县一业”,创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推进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市场化、组织化、品牌化发展。聚焦农村低收入人群及欠发达地区,进行精准施策,引导农户与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平台、三机制”四个专项行动。继续开展美丽乡村创建行动,持续推进欠发达乡镇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二、目标要求 

  到2025年,聚焦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进行“菜单式”到户产业帮扶,实现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农村低收入人群产业帮扶全覆盖,助推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收入稳定超过当年贫困标准线;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在全市欠发达地区实施产业帮扶,实现每个脱贫村均有一个主导产业支撑,每个乡镇(街道)均有2-3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实现49个脱贫村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帮扶全覆盖,脱贫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 

  三、重点帮扶领域 

  (一)特色种养产业 

  继续落实特色产业帮扶政策,依托脱贫乡镇、脱贫村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围绕水果、蔬菜、花卉、畜牧、其他作物等主导特色产业,聚焦农业产业“三个板块”精准发力,大力开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创建,建设一批“小而精、特而美”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通过基地建设,带动周边产业逐步形成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的发展格局。到2025年,培育创建生猪养殖“一县一业”示范产业,积极培育一批“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专业村,建设一批绿色扶贫产业园。 

  1.水果产业。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打造一批彰显地域特色、体现乡村气息、承载乡村价值、适应绿色发展需要的特色产业,推进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增收,促进农村低收入人群从产业发展中获得持续稳定收益。加大贫困地区特色优势水果基地建设,突出发展以葡萄、柑橘、芒果、石榴、苹果五大果品为主的水果产业,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因地制宜发展水果产业,推广产后贮藏、保鲜等初加工技术与装备,延长水果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脱贫户、边缘户易致贫户增收。(牵头单位:市农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蔬菜产业。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优势,鼓励有劳动能力的农户在新哨、弥阳、虹溪等乡镇(街道)形成韭黄优势产业带,在东山、西一、西二、西三等乡镇(街道)发展冷凉蔬菜,辐射带动农户积极参与“短平快”的蔬菜种植。到2025年,建成30万亩绿色蔬菜基地。(牵头单位:市农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3.花卉产业。依托花卉种质资源圃及良种繁育试验示范基地、花卉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及芳香花卉系列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及应用基地的建设,着力推进现代花卉产业园实现提档升级,将园区建成弥勒农业绿色发展的先行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和云花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为弥勒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产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系统方案。到2025年,花卉种植面积达5.5万亩,切花产量达15000万枝。(牵头单位:市农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4.畜牧产业。加强生猪等畜禽产能建设,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强化重点项目实施和招商引资,着力推进云南红河金锣食品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屠宰及肉制品深加工项目、弥勒新广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种鸡产业化项目、弥勒温氏畜牧有限公司生猪产业化养殖及温氏肉猪家庭农场建设项目、弥勒温氏家禽有限公司一体化肉鸡养殖及温氏肉鸡家庭农场建设项目、云南泓旻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云上黑山羊育种及规模化养殖产业体系建设项目等,建设一批生猪、肉牛、肉羊、禽类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养殖基地,带动全市畜牧产业发展壮大,积极创建生猪“一县一业”。到2025年,全市肉类、禽蛋、奶产量分别达139000吨、11900吨、18800吨。(牵头单位:市农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5.其他特色产业。聚焦1-2个主导产业,吸引资本聚镇、能人入镇、技术进镇,根据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发展小宗类、多样性特色种养,建设一批绿色标准原料基地、集约加工转化、区域主导产业、紧密利益联结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强镇。(牵头单位:市农科局;责任单位:市林草局、市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二)农产品加工业建设 

  1.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以弥勒绿色食品加工园为中心,以绿色食品深加工为主导产业,配套仓储物流产业,聚焦肉食品、果蔬、生物药业、烟草加工等产业,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标准厂房、仓储设施、冷链物流、线上展示交易平台、检验检疫中心和餐饮配套建设,支持多种形式的农产品深加工开发。加快农产品产地与销地市场衔接,制定完善农产品加工、物流及规范化管理等标准。(牵头单位:市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弥勒工业园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农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农产品初加工业。以绿色农业产业基地为基础,支持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减少产后损失,延长供应时间,提高质量效益。围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设,在绿色产业集中度高的村镇重点发展农产品预冷、保鲜、冷冻、清洗、分级、分割、包装等仓储设施和商品化处理,促进农产品田头分拣整理和交易,提高农产品冷链保鲜流通比例,实现减损增效。到2025年,改造提升农产品产地加工基地10个。(牵头单位:市农科局;责任单位:市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三)现代服务业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大力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健康养老”“农业+文化传承”等乡村旅游新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推进历史文化名镇(村)、民族特色村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生态文化村建设。紧密结合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盘活传统村落资源,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统筹推进山区综合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园,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市农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在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20万亩。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大力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全膜覆盖、半膜覆盖等农业旱作节水技术,提高天然降水和灌溉用水利用效率。(牵头单位:市农科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水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加强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聚焦脱贫乡镇、脱贫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加农田水利、种养基地设施设备、农产品交易市场、农产品初加工等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弱项,为全市扶贫产业发展夯实坚实基础。(牵头单位:市扶贫办;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农科局、市水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3.强化农产品流通建设。加大欠发达乡镇(脱贫村)农产品流通帮扶力度,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重点依托规划建设朋普镇、竹园镇、西二镇、巡检司镇、江边乡等农场品交易市场。各乡镇(街道)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合作建设、租赁使用等方式,积极参与交易市场建设,形成功能齐备、空间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引导农户发展特色经济林果种植及冬早蔬菜种植,吸引外商入驻收购及投资。规范集镇农产品交易市场管理,有效解决果蔬等农产品交易“一摊难求、摊位杂乱无序”问题,吸引周边零星交易场所靠拢到集镇农贸市场进行交易,引导农村低收入群体到农贸市场务工,就地解决困难群众增收致富难题。(牵头单位:市农科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扶贫办,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以“三清一改一提升”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突出规划、绿化、文化、整洁化“四化”发力,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短板,全面提升村容村貌,让田园风光成为最美的风景、蔬菜林果成为最好的绿化。继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进一步提升农村改厕质量和成效,做好农村厕所革命财政奖补政策组织实施工作,加强调查研究,推动奖补政策更好落实落地。到2025年,全市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力争达90%以上。紧盯以“两污”为重点的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重点任务,积极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按照省州美丽乡村创建实施方案,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方面36项指标要求,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到2025年,在人口400人以上的自然村实现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全覆盖。(牵头单位:市农科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制定村集体经济三年增收计划,推动“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力争用三年时间消除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围绕当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尚未达到5万元的26个脱贫村,用活帮扶政策,结合当前正在实施的资产收益型项目及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计划到2021年、2022年、2023年末分别实现11家、10家、5家脱贫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发展村集体主要方式有: 

  (一)出租。将集体土地、产地出租和财政资金投资形成的农贸市场、铺面、房屋、厂房、喷滴灌、冷库、大棚、养殖圈舍等资产租赁给新型经营主体,获得稳定的资产收益。 

  (二)入股。主要将集体土地、财政扶持资金和财政资金投资形成固定资金折股量化到企业、合作社、大种植户、大养殖户,然后根据收益情况,按照股金比例分红。 

  (三)合作。村集体出资产、资源与新型经营主体合作开发,村集体组织负责协调各种矛盾、纠纷、用地、用工等服务工作,企业按照收益的一定比例分配给村集体。 

  (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市农科局、市扶贫办,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五、帮扶政策 

  (一)实施对象 

  1.建设对象以乡镇(街道)、行政村为主,通过项目实施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2.针对农村低收入人群实施到户帮扶政策,重点对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脱贫户(含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实施“菜单式”生产性资料或扶贫小额信贷帮扶。 

  (二)操作模式 

  结合当地资源禀赋,或采取异地实施的方式,建设种植基地、养殖基地,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壮大产业稳定增收;或采取合作方式,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合作发展当地特色产业,通过到户生产资料补助、土地流转、投资收益、入股分红、订单收购、技能指导、劳务用工等方式带动农村低收入人群多渠道获得收益,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三)补助方式 

  1.欠发达乡镇(行政村)补助方式。每年统筹各级财政资金不低于2000万元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产业。原则上,实施“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每个项目补助50-100万元,实施“一乡一业”特色产业乡镇(街道)每个项目补助100-20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建设种养基地、完善农业产业水电路设施设备、农产品交易市场、冷库等农业基础实施建设,开展产业技能培训,或者采取入股分红、投资收益等方式与企业、合作社等合作获得投资性收益。 

  2.农户补助方式。针对全市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继续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帮扶,对具备产业发展条件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采取“菜单式”帮扶模式,围绕本方案特色种养产业进行帮扶,原则上每户按照不低于1000元、不高于6000元的到户资金进行帮扶。种养产业品种补助标准按照《弥勒市关于加快推进产业扶贫的实施意见及三个配套工作方案》(弥办发〔2018〕50号)文件中的《弥勒市到户小产业扶持项目补助标准表》执行。 

  六、产业帮扶项目实施步骤 

  (一)项目实施阶段 

  各乡镇(街道)根据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精神,按照财政资金管理有关制度要求,认真谋划,围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项目及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菜单式”帮扶项目开展项目前期风险研判,每年将操作性强、实施条件成熟的项目按要求进行申报。项目经市级相关部门审核立项后,方可组织实施,并按要求录入项目库。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各乡镇(街道)应指派专门站所和具体责任人,加强产业技能指导服务,确保项目有效实施。种养产业项目应当根据项目建设推进情况,依节令适时组织受益户开展技能培训,督促指导受益户加强项目管护,确保项目建设达到预期效益;基础设施类项目应当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管理规定,规范项目实施程序,定期、不定期对项目开展巡查和监测,实时掌握项目动态。项目建设完成后,各乡镇(街道)应当按照相关管理要求及时组织项目验收,严格执行项目公告公示制度,认真做好项目绩效评价,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绩效。 

  (二)项目资产移交 

  各乡镇(街道)应根据《弥勒市扶贫资产管理办法》《弥勒市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实施方案》等相关要求,切实加强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工作,着力推进资产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避免财政资金流失。 

  (三)项目收益处置 

  资产收益型产业项目获得的收益,应当纳入村集体经济管理,主要用于产业发展,含对到户产业发展进行补助,避免固定到户的简单分配,要进行动态管理。经营性扶贫资产要按照《弥勒市扶贫资产管理办法》等相关要求进行管护、收益结算,收益分配应按要求进行公告公示,并及时报市级主管部门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