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弥勒市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就业创业信息公开 > 工作信息

弥勒市人社局“六步曲”奏响“稳岗就业”最强音

文章来源: 弥勒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作者:
发布日期: 2022/12/13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坚持把稳就业保民生促增收作为工作重点,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发岗位,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强化就业托底安置,高效扎实做好低收入群体就业帮扶工作,统筹推进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力保障民生促进群众增加经济收入。 

  收集岗位信息,奏响稳岗就业“前奏曲” 

  充分发动人社干部、结对帮扶人、驻村队员、乡镇和村组干部等力量,结合低收入脱贫家庭劳动力和监测对象就业意愿,下沉一线精准到户到人开展“敲门行动”,面对面按需推送就业岗位信息,动员脱贫劳动力把握时机、尽早实现就业。2022年以来,通过“弥勒人社”、“弥勒通”等平台线上发布就业信息岗位41期,推送就业岗位16893 个,线下举办招聘会16场,提供省内外就业岗位3.3万余个,发放宣传材料5500余份;健全完善分级负责、上下联动、互通共享工作机制,市、乡、村三级同步持续开展就业岗位信息“大收集”行动,积极开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用工岗位需求信息收集工作,通过省、州就业局、弥勒驻深圳、东莞服务站及市内外20家人力资源和劳务派遣机构收集300余家省内外用工企业岗位需求信息3万余个,为稳岗就业筑牢基础。 

  做实劳务输出,奏响稳岗就业“进行曲” 

  以实施劳务输出就业行动为主攻方向,持续推动低收入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市共有农村劳动力271297人,2022年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86万人,其中省外转移就业3.04万人。一是健全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机制,将全市低收入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对象作为优先保障对象,为有集中外出务工需求人员提供全流程服务。二是按照“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供需对接、稳定就业”的思路,组织全市劳务经纪人及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建立“定向招聘、定向培训、定向输出、定向服务”的项目化推进方式,加大与发达地区的劳务协作,完善劳务用工信息互通平台。2022年6月,市人社局在原有驻深圳市农民工服务站基础上,派出工作组新筹建驻东莞市农民工服务站,并与台湾精诚电子、深圳勤本电子等大型企业签订协议,为家乡子弟“站台”,实现了多家公司大规模裁员的同时无1名弥勒籍员工。三是充分发挥我市在深圳、东莞设立的劳务服务工作站作用,外联省外用工企业,做实劳务输出的岗位提供、人员组织、输出对接、维权服务等工作。截至目前,开展“点对点、一站式”直通车劳务输出17车次,680人。 

  加强技能培训,奏响稳岗就业“协奏曲” 

  把提升职业技能作为稳定低收入脱贫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质增效。一是加大低收入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对象就业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根据培训意愿,分类实施,确保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掌握1—2项实用技术。二是紧贴弥勒市产业发展需要、市场用工需求和劳动力实际,以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为原则,结合各乡镇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发展实际,开设电商运营管理、电工、农艺工、中式烹调师、蔬菜作物种植等31个常用培训工种,并对参加职业培训的脱贫劳动力给予每人每天60元的生活费补贴和20元的交通费补贴,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力争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的目标。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5个班,4124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847人,累计发放培训补贴223.91万元。 

  优化服务保障,奏响稳岗就业“风格曲” 

  做实惠民服务,坚持线上线下双促进,推动人社服务智慧化,提升办事质效。一是健全就业信息监测系统,严抓农村劳动力监测,开放线上线下失业登记口。二是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证便民、优化服务的决策部署,不断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水平,切实让企业和群众感受智能化服务提速增效带来的便利。三是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的管理使用,完善制度和人员管理,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搭建县(区)-乡(镇)-村(社区)就业桥梁,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方式,成立12个乡镇劳务服务站,打通公共就业服务下延基层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解决农村务工人员就近就业难、外出务工不稳定、收入不持续等问题。截至目前,累计为万余名务工人员提供政策咨询、求职引荐、用工对接、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探索出了“省外+农民工服务站、省内+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市内+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乡镇+就业服务点”的就业服务体系和“技能培训+务工奖补、担保贷款+创业补贴、乡村公岗+扶贫车间”的就业增收体系。  

  落实奖补政策,奏响稳岗就业“加速曲” 

  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工作力度,紧盯工作重点,快速推进就业奖补政策的兑现落实,着力做好脱贫劳动力就业帮扶工作。一是实施一次性外出务工交通补助。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对2022年以来外出务工且稳定就业满3个月以上的脱贫劳动力,按照省外就业每人600元的标准给予外出务工奖补。截至目前,共发放一次性外出务工奖补56.04万元,惠及934名脱贫劳动力。二是落实就业帮扶车间就业奖补,持续发挥就业帮扶车间载体作用。目前,全市共认定就业扶贫车间22家,吸纳2158人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115人,共发放补贴122.82万元。三是稳定乡村公岗数量,提高公岗工资标准,确保脱贫劳动力收入稳中有增。截至目前,全市开发乡村公岗887人,同比去年增加18人,7月份的工资标准从原来的每人每月500元提升至每人每月800元,共发放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545.55万元。四是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严格落实好创业担保贷款、大学生创业补贴等创业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脱贫劳动力、返乡农民工、生活困难失业人员等发放奖补资金。目前,创业担保贷款扶持649人成功创业,发放创业担保贷11148.9万元,共带动2596人就业。 

  发挥典型引领,奏响稳岗就业“交响曲” 

  市人社局先后打造了东山镇将军寨社区省外转移就业示范点;朋普镇朋普社区、小寨村委会依托水果产业就近就业示范点;虹溪镇招北村委会通过流转土地依托花卉产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示范点;西三镇蚂蚁村委会、弥阳街道小太平村委会依托文旅产业自主创业示范点。根据各地人口结构及产业发展实际,总结经验、分类施策、全市推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东山镇将军寨社区作为红河州最大的异地搬迁安置点,总人口2668人,劳动力1578人,就业1501人,通过转移就业实现务工者年收入5万余元;朋普镇朋普社区、小寨村委会依托蓝莓、火龙果种植等产业基地,带动当地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增收,日均工资150元,实现务工者年收入近4万元;虹溪镇招北村委会将低效率土地规模性流转给花卉种植企业,积极组织本村和邻村剩余劳动力到花卉基地务工,日均可就近吸纳200—500名劳动力,日均工资每人120元,实现务工者年收入达2万多元;西三镇蚂蚁村委会、弥阳街道太平村委会小太平村利用毗邻可邑小镇、太平湖森林公园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民宿、农家乐等文旅项目,约700人通过就地就近就业、自主创业实现家庭人均年收入达2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