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14348/2020-02308
信息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主题分类
政民综合
发布机构
弥勒市人民政府
文号
发布日期
2014-02-27
信息名称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3月26日在弥勒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代理市长 余玉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奋力拼搏,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好成绩

  2013年是弥勒历史发展长河中极不寻常的一年,撤县设市开启了弥勒跨越发展的新纪元。一年来,市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团结和依靠全市各族人民,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自然灾害频发等诸多挑战,重点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和谐、惠民生等工作,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生产总值实现227.3亿元,增长13.1%;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19.2亿元,增长4.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1亿元,增长17.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6.5亿元,增长2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3.6亿元,增长7.4%;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增长3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亿元,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79元, 增长14.6%;农民人均纯收入6672元,增长17.3%;人口自然增长率3.35‰;城镇登记失业率3.94%;招商引资州外到位资金45.5亿元,增长60%。主要指标增幅位居全州前列,全面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发展目标。

  (一)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高原特色农业建设迈出新步伐。全年种植粮豆80.05万亩,总产23.89万吨;烤烟17.8万亩,实现烟农收入5.66亿元;甘蔗8万亩,产量51.37万吨;畜牧总产值20.59亿元,增长23.8%;蔬菜种植19.1万亩,总产25.17万吨;新植花卉2000亩,增长20%;水果10.86万亩,其中葡萄5.69万亩;核桃63.38万亩,产值2.6亿元;药材及其他经济作物2.8万亩,增长109.3%。强化农业投融资和招商引资工作,注册成立弥勒市农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带动社会资金和金融机构共同投资农业;成功引进云南生物谷药业、华曦牧业等9家企业到我市投资灯盏花精加工、蛋种鸡产业化等项目,完成农业招商4.1亿元。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3户,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117户,累计带动9.91万农户从事产业化种养业。实现农业总产值42.72亿元,增长20.4%。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大,累计申请专利212项,完成粮经作物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项目17项,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面积57.15万亩,创建各类丰产示范样板7910亩,农机作业面积124万亩。“三品一标”[1]认证稳步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等产地认证面积30.74万亩。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率先在新哨、虹溪两镇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全市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6.15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13.26%。农业基础设施和服务条件不断改善,投资3.34亿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13万件,太平水库和44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工,完成白云水库干支渠、太平水库上引水渠防渗等水利工程建设;投资1830.6万元实施4个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完成改造面积1.93万亩;投资5678.4万元的朋普镇黑果坝等7个土地整理开发项目相继竣工,投资5177.4万元的虹溪、五山2个乡镇2.3万亩土地整治项目破土动工。

  (二)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全市工业企业发展到254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5户,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3户。工业总产值实现280.3亿元,增长6.2%。不断推进工业园区发展平台建设,注册成立弥勒工业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实现园区建设和融资的实体化运作;投资1亿多元收储园区项目用地1400余亩,筹资1.23亿元挂牌取得弥阳工业区标准厂房项目用地213亩;朋普工业区进场道路竣工通车,章小农村道路(老三那线至小石山段)即将完工。红河卷烟厂易地技改项目已获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复,浩翔科技有限公司易地搬迁扩建、磷电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综合利用磷炉尾气发电、南磷集团年产5万吨黄磷及利用尾气发电等项目竣工投产,磷酸铁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工业化生产、年产10万吨锰系铁合金易地技改扩建、年产6万吨置换用合金锌粉、生物谷药业灯盏花产业化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市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非烟工业企业11户,规模以上非烟工业产值53.2亿元,增长14.1%;东风庄园葡萄酒业、唐氏特种养殖、红河投资共3户企业荣获云南省著名商标。

  (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围绕建设休闲旅游度假城市,着力打造丰富的旅游产品,加快以旅游产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35.8亿元,增长10.2%。重视规划工作,编制完成锦屏山风景区概念性总规、东风葡萄酒旅游度假区总规以及云南红精品酒庄规划,启动城南甸溪河片区控规,做好城南片区、弥勒大道两侧、城南甸溪河河道景观改造等城市设计,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81.47%。重视打造旅游产品,湖泉金秋旅游小镇主体工程完工,红河春天山地徒步运动中心和客服中心试运营;红河水乡城市旅游综合体项目开工,完成投资1.15亿元;湖泉生态园4A级景区申报工作通过省级初评,云南红酒庄被评为四星级旅游购物场所,东风农场、吉成花卉园被评为“红河州第二批工农业旅游示范点”。重视做好旅游营销,借助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以及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等平台,强势宣传弥勒康体、休闲、度假旅游,在大理、丽江、腾冲等全省重要旅游集散地的交通节点以及弥勒城区制作旅游广告公共标示标牌137 块。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11.41万人次,增长18.37%;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6.24亿元,增长29.41%。重视现代服务体系建设,红河艺丰物流仓储配送中心一期、新哨镇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建成使用,金辰时代广场、滇东南农产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四)“美丽家园”建设启动实施

  启动以房、村、镇、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美丽家园”建设行动。着力实施“做特民居”工程,坚持“以房惠民、以房带产、以房聚财、以房扩需、以房促变”的目标,整合财政资金2.5亿元,带动农户自筹资金4.5亿元、贷款1.6亿元,完成拆除重建2892户、改造提升1496户。着力实施“做美村庄”工程,坚持“道路硬化、街道亮化、沟渠净化、环境绿化、村庄美化”的目标,重点打造可邑村等17个“美丽家园”示范村以及28个公路沿线重点村,示范带动效应逐步显现;投入资金1.58亿元用于全市村级卫生室、敬老院、幼儿园和示范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实施“做优集镇”工程,加快集镇道路、供水、电力、通信、市场等公共设施建设,累计投入6906万元完成乡级卫生院、标准化中学和幼儿园、校舍危房等建设项目的新建、改造任务。着力实施“做强城市”工程,成功申报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旅游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弥勒大道、莲花南路等6条市政道路竣工,古城小学北侧道路、莲花北路等市政道路建设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工程厂区建设、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完工,城市配套功能不断完善;绿化弥勒大道两侧护坡1.54万㎡,维护城区园林绿化1.93万㎡,完成髯翁路、中山路、佛城农贸市场等地段的小游园景观改造和绿化带建设,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3.49%,城市建设靓丽行动成效显著;注册成立弥勒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融资租赁环卫绿化设备,成功推行企业“认建认养”城市绿化新举措,老城区主次街道推行清扫、保洁和垃圾收集的市场化运营;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卓有成效,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7.5%,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减排指标任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1%。

  (五)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全年教育经费支出5.73亿元,增长19.4%,危改、校安、薄改工程和教育廉租住房等建设进展顺利,卓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工建设,市第一幼儿园即将投入使用,顺利完成54所农村幼儿园改扩建项目及12所学校现代化建设,妥善解决了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历史遗留问题;义务教育更加均衡发展,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稳中有升,800分以上1158人;高考成绩大幅跃进,上线2914人,上线率99.3%。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全市“新农合”参合人数45.11万人,参合率98.79%;争取省医疗扶贫基金会价值1609.5万元的医疗设备47台,投资9000万元的县医院外科大楼投入使用;县医院、市中医医院分别通过二级甲等医院、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为8.84‰、3.35‰,优选节育率达83.52%。文体事业蓬勃发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文艺创作亮点纷呈,阿细跳月艺术团两次进京演出,成功举办“云之南”艺术团赴弥勒专场演出暨阿细跳月节等系列文艺活动,“七彩云南”农民体育健身、“户户通”、地面无线数字覆盖等工程有序推进,熊庆来故居被命名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执法工作受到中宣部、文化部表彰。民生保障力度继续加大,城镇新增就业5069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02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14亿元;社会保险参保49.5万人次,收缴保费4.67亿元;共有3.46万人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全年支出保障金4628.94万元,增长39%;保障性住房建设快速推进,完成500套廉租房、583套公租房建设和125户城市棚户区改造。统计、移民、粮食、人防、残联、地震、民兵、档案、气象、地方志、红十字会、妇女儿童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六)社会领域保持和谐稳定

  弥勒被列为全州唯一的省级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市,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力度明显加大,宗教事务管理进一步规范,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局面巩固发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市民素质提升行动富有成效。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双拥”共建等活动,军政军民更加团结。社会治理得到加强和创新,落实领导定期接访制度,充分发挥综治、司法、信访、调解“四位一体”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民意表达渠道不断拓宽,妥善解决了一批矛盾纠纷和信访热点难点问题;“平安弥勒”建设深入开展,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扎实开展反邪教和禁毒防艾工作,创新安全监管、虚拟社会管理举措,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扎实有效,重视做好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调解民间纠纷8773件,调解成功率97.8%;严格执行社区矫正监管措施,监管率100%。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隐患排查治理”、“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受伤人数、死亡人数比上年明显下降。食品药品监管水平不断提高,被评为全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市和零售药店电子监管试点市。

  (七)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认真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红河州领导干部“十不准”,机关作风明显转变,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工作节奏明显加快。着力构建市镇两级政务服务体系,成立市级政务服务管理局。对重要工作和重大项目实行挂钩包保、目标管理倒逼和责任追究倒查等制度,对“美丽家园”建设行动、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支出、招商引资等重大决策部署开展效能督查考核。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完善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制度,共举行听证 18次、公示298项、通报716次。依法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决议,自觉接受法律、工作监督。支持市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全年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352件、市政协提案197件,办复率均达100%。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行政机关绩效管理不断加强。

  各位代表、同志们,奋斗伴随艰辛,成功凝聚智慧,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支持、参与、监督下,全市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付出辛勤劳动、作出贡献的全市各族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人民团体、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省州驻弥单位和解放军、武警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弥勒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过去一年政府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思路和做法,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坚持、不断探索与完善。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基础设施薄弱,非烟工业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仍然较低,转变方式、加快发展任重道远;“烟草一枝独秀”的单一产业格局尚未扭转,民营经济发展不足和服务业发展不充分等因素仍是制约弥勒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短板;财政增收缺乏新的支撑点,社会保障标准提高等刚性支出大幅度增加,政府债务进入偿还高峰期,用于经济发展的自有资金十分有限;少数机关和部分党员干部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

  尽管有诸多困难,但弥勒发展潜力巨大、发展特色突出、发展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的市情蕴涵着巨大的跨越发展空间。我们要运用辩证与发展的观点审视不断变化的市情,以更加宽广的胸怀、更加高远的视野、更加卓越的胆识,敢于摆脱束缚、推倒围墙、打破藩篱,自觉把弥勒发展放到全省、全国的总体格局中定位,以国际视野、科学精神、战略思维认识弥勒、建设弥勒、发展弥勒。

  二、改革创新,推动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总体上看,世界经济可能在较长时期内处于低速增长状态,经济复苏缓慢曲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逐步显现,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复杂阶段,经济社会生活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较多,但仍有条件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多新的有力支撑和难得机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将进一步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活力,为全市今后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4]”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以及省委、省政府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的加快实施,为全市实施扩大开放、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今后发展积累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特别是2013年以来,州市党委政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工作部署,启动了多项重大行动,为我们加快发展、赶超发展提供了工作路径。我们必须防微虑远,趋利避害,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工作,着力增创发展新优势,积聚发展新能量,奋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201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九届七次全会和州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围绕红河州“一个中心、五个示范”[5]的战略目标,按照“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改革创新、示范引领”的总体要求,坚持实施“工业强市、品牌立市、旅游活市”三大战略,强势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旅游服务现代化、城市建设精品化”四化联动,认真落实“强基础、兴产业、保民生、促和谐、建生态”五项任务,大力开展“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行动、非烟工业跨越行动、城市建设靓丽行动、项目建设攻坚行动、市民素质提升行动、美丽家园建设行动”六项行动,努力争当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奋力推动弥勒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2014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预计达258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预计达12.4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预计达31.8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30%以上,预计达13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预计达272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预计达7806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必须突出抓好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要把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基础,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上开创新局面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对“三农”的保护和支持力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倾力打造弥勒农业“新名片”。一是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围绕完善“水、田、路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五个重点,推进现代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抓住机遇,多渠道筹措资金,以竹朋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力争上半年启动实施核心干道建设,年底基本完成主干道、次干道和机耕道路建设;启动高效节水农业设施建设,加快高稳产农田建设,积极推进甘蔗上山、蔬菜进坝入田。二是大力推进山区综合开发。以林果和畜牧业为重点,稳定烤烟种植,加大甘蔗、中药材发展力度,在民族文化、乡村特色旅游、劳务输出上做好文章。三是大力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推进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扶持发展家庭农场、现代庄园、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形成集种养加、产供销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加强涉农信息服务、农业科技、疫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等体系建设。四是大力发展现代庄园经济。建立多元化融资平台,引导聚集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入农业庄园领域,把庄园经济打造成带动工业化、加速城镇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引擎;加快推进云南国惠农业产业园、“云南红”高原特色农庄、云牛农业庄园等一批现代农业庄园建设。

  (二)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推进工业增量提质上迈出新步伐

  加快推进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高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打造弥勒工业经济“升级版”。一是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大力引进大集团、大企业入驻弥勒,提高工业总量;引导企业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落后产能,促进重化工产品向精细化、资源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抓住国家大力提倡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大力推进工业产业集群发展。全力支持红河卷烟厂、复烤厂、雄风公司技改迁建,引导卷烟及其配套产业聚集发展;积极支持企业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促进煤化工、磷化工、铁锌钛锰冶炼以及建材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加强新兴环保能源的勘探、开发、利用,积极推进水能、风能、太阳能发电等环保电力工业的发展;大力发展葡萄酒、乳制品和蔬菜、水果、坚果等精深加工。三是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按照“五集四化”[6]的要求把“一园五区”[7]建成企业生产成本低、发展环境好、招商引资效率高的企业发展平台;加大工业园区建设投入力度,确保年内完成雨补水库至星田工业区引水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加快提升园区配套水平和服务能力;增强园区集聚效应,以园区为平台,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及关联性强的企业入驻园区。四是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按照“优化环境、放开搞活、抓大放小、外引内培、创新驱动、集群发展”的思路,做大民营经济规模、提升增长质量;把民营经济发展与促进农民进城结合起来,与推进城镇化对接起来,带动与产业相关联的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大发展;用好用活国家差别化的土地政策和产业政策,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和运行监测体系建设,加强银政、银企合作,运用税收优惠、财政贴息、融资担保等综合手段,积极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三)要把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建设全国知名的休闲旅游度假胜地上展现新亮点

  推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发展,全力打造促进第三产业腾飞的“羽翼”。一是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把弥勒文化内涵的提升和文化元素的挖掘,贯穿、注入旅游产业建设发展的全过程,渗透到“吃住行游购娱”的各环节;推进旅游与城镇化融合发展,在城市综合体、休闲娱乐中心、精品购物场所等城市旅游产品开发上展现新亮点;推进旅游与高原特色农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以庄园经济、农家乐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推进旅游与工业融合发展,支持红烟印象烟草庄园、云南红精品酒庄等旅游项目建设;推进旅游与“美丽家园”融合发展,把“美丽家园”示范村打造成乡村旅游的样板。二是推进旅游重大项目建设。按照“一心两带五聚集”[8]的弥勒旅游空间布局,加快昆玉红旅游产业经济带重要旅游城市建设,围绕“山、水、佛、城、游”,着重打造康体休闲、高端商务会展、农业观光等旅游精品;加快推进红河水乡城市旅游综合体、锦屏山旅游小镇、东南亚民族生态园亚澜湾、红河春天健康运动休闲度假村、湖泉金秋运动休闲度假区、圣树梵城一期等旅游项目建设。三是推进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运用标准化体系指导锦屏山风景区、云南红酒庄4A级景区以及“可邑小镇”3A级景区创建工作;在城区和旅游景点建设标准化的游客服务中心、服务设施以及公共标识系统;加快整合旅游管理服务资源,构建与现代旅游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以优质的管理提高质量,以一流的服务树立形象。四是推进旅游文化建设。紧扣“梯田魂、古城韵、福地灵、异域情”红河旅游发展要素和“三千四百年”[9]红河旅游名片,深度挖掘、整理、开发弥勒文化、阿细文化等丰厚的旅游资源,将地理、历史、人文、生态等要素整合提升,丰富“福地灵”旅游文化内涵,并通过强势媒体和高规格的旅游节庆活动、交易会整体推介、营销品牌,扩大弥勒旅游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五是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大力发展金融、保险、证券、就业培训、商业便民、网络信息等服务业发展,培植评估、咨询、监理、行业协会等中介服务组织,推动商贸、餐饮、社区服务、娱乐等生活型服务业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和效益提升。

  (四)要把“美丽家园”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载体,在统筹城乡发展上树立新典范

  整合各种资源,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弥勒”。一是大力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坚持项目向“美丽家园”倾斜、产业向“美丽家园”靠拢、资金向“美丽家园”流动、人才向“美丽家园”集中的思路,不断将这项涉及千家万户的惠民工程向纵深推进,力争年内建成“特色民居”5650户,建成“秀美村庄”9个、村级敬老院2所、村级幼儿园5所,新建、改造标准化乡级卫生院和村卫生室35所;开展城乡垃圾一体化集中处理试点工作,启动竹园、虹溪、西三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并在全市逐步推广。二是大力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做好城市风貌及主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围绕城市定位,丰富城市内涵,提升经营理念,凸显建筑文化,用一流的城市规划、顶层的形象设计、优质的精品工程和特色的城市建筑,引领城市建设发展;优化中心城区“一主两轴三副”[10]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不断完善甸溪河流域和东风葡萄酒旅游度假区概念性总体规划;围绕“南跨北延、完善主城、建设新城”的思路,合理布局城市功能板块,在弥勒大道两侧打造休闲养生、创意文化、滨湖休闲等5个功能区,在南城新区打造旅游集散中心、会议度假休闲中心、特色餐饮娱乐中心等。三是大力推进“精品城市”建设。抓住“智慧城市试点”机遇,在社会民生、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以路网建设、立面改造、城市绿化、旧城旧村改造、拆临拆围、灯光亮化和综合整治等工程为抓手,继续大力开展城市建设靓丽行动;加快推进小古城、西山路、金辰时代广场二期等旧城区和旧村改造项目;加强城市综合整治,科学、合理设置停车泊位、城市交通标识标牌、电子监控、旅游公厕等设施;加强城市经营管理,优化城市管线入地改造、公共交通管理等工作。

  (五)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消除发展瓶颈上推出新举措

  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消除制约县域经济提速发展的瓶颈,鼎力打造发展“硬环境”。一是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实施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竹朋片区干道、便道和新哨火木龙里方片区核心干道建设工程,完成朋普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虹溪五山2个乡镇土地整治等项目建设,实施西二镇大冲等2个村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全面启动18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洗洒和丫勒水库扩建、甸溪河弥勒段治理、太平雨补水库输水干渠、草海子等28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前期工作,开工新建者甸和板凳寨水库。二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研究出台《弥勒市三年交通攻坚行动计划》,力争用3—5年时间,采取民建公助、合作共建等模式,充分整合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源支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起路网等级合理、节点顺畅的道路交通体系;以山区乡镇为重点统筹全市农村道路建设,通自然村道路以村民小组为建设主体,采取民建公助的方式进行建设;通行政村道路以市乡(镇)两级政府为建设主体,采取合作共建等多种模式进行筹资建设;积极配合省州做好弥勒—华宁—通海高速公路、罗平—泸西—弥勒高速公路、弥勒至蒙自铁路、通用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抓好章小农村道路(老三那线至昆河公路段)、可邑旅游专线、江边桥等工程建设。三是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抓好市政重点项目配套设施建设,年内开工建设昆河公路城区南段道路改扩建工程,推进市城区过境公路、西部长途客运站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北过境线雄风公司段和锦屏西路、庆来路等市政道路建设;做好城市中水回用和雨水收集系统可研和初设,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工程建设,启动城市垃圾渗透液处理工程前期工作。四是加快电力通讯保障能力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城乡电力供应保障水平,保证城区线路可转供电率达68.18%,新建或改造23个重过载配变台区,力争佛城220KV等输变电工程启动前期工作;以“智慧城市”通讯数字化为重点,加快“宽带弥勒”和城区、集镇“4G网”建设,提高信息、通讯保障能力。

  (六)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扩大投资规模上展现新作为

  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投资和项目是第一抓手的理念,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在助推县域经济发展争先进位中的强大引擎作用,奋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一是全力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项目策划、储备、筛选、上报、审批和核准等前期工作,抓好重点项目并联并行审批、限时办结、审批通报等制度,完善投资项目集中并联审批中心建设,主动协调、靠前服务、优化审批流程,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二是全力加大争取项目和资金的力度。继续落实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支出等重大决策部署效能督查考核制度,督促各职能部门认真研究吃透上级有关政策,积极谋划包装一批工业、农业、旅游、城乡建设等重大项目并争取列入国家和省级投资计划,争取上级“戴帽”指标。三是全力抓好项目招商工作。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和考核机制,强化责任部门的招商意识,围绕弥勒的优势,放眼全球全国,挖掘招商资源,以商招商、搭建平台招商,变被动招商为主动招商、走出去招商;优化招商服务环境,拓宽服务领域和内容,营造开明、开放、包容的环境吸引投资者。四是全力构建项目建设保障机制。完善投资目标责任制考核,实行市级领导和部门挂钩包保项目制度,对于建成投产的项目要全力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确保尽快达产达效;对于在建项目要采取倒排工期、“贴身”服务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压缩周期,促其尽快建成投产;对于签约项目要尽快确定实施方案,确保及早开工建设。五是全力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加快推进磷酸铁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10万吨锰系铁合金易地技改迁建、年产6万吨置换用合金锌粉、生物谷药业灯盏花产业化基地、石洞山风电场一期等项目投入生产运营,促成南盘江大桥水电站、山心村500万吨露天煤矿扩建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做好千吨级葡萄烈酒、石洞山风电场二至四期、大雄山风电场、太阳能光伏发电等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

  (七)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增进人民福祉上再上新台阶

  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市人民,大力打造“幸福弥勒”。一是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程度,鼓励民资兴办幼儿园;统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继续实施校舍建设、现代学校建设、校长能力素质提升、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等五项工程。二是提高医疗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水平。抓好市中医医院整体迁建和市卫生监督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切实改善城乡医疗服务条件;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处置工作;深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农合”制度,最大限度减轻群众医疗负担;全力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三是突出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坚持“两馆一站”[11]免费开放,保障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正常运行;优化文艺创作环境,鼓励创作更多文艺精品,探索发展演艺产业。四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探索多元化就业模式,加快推进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推进人才兴市工作,完善各类人才的培养、引进、流动、使用、激励等机制;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为一体的劳动保障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让劳动者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社保是民生之基,要进一步扩大城乡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抓好城市低保、农村低保、救灾救济、特殊群体救助、妇女儿童等工作,力争年内建成市中心敬老院,提高养老服务水平,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关爱和温暖。完善住房保障机制,年内新增廉租住房1000套,完成棚户区改造2800户。五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防护林、石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造林10万亩、森林抚育8万亩、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2.5万亩,巩固退耕还林种植业2万亩,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项目人工造林1.08万亩。

  (八)要把民主法治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上取得新成效

  加快推进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合力打造“法治弥勒”。一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支持市政协多渠道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社会各方面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二是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继续推进“六位一体”[12]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坚决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活动,形成良好社会秩序,共同建设平安弥勒;积极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三是加强司法公平正义。扎实推进依法治市,认真落实“六五”普法和“四五”依法治市规划,强化普法教育,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支持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建设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法队伍,切实肩负起维护社会安全、促进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四是加强民族宗教工作。以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市建设为契机,筑牢“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扎实做好民族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繁荣、民族关系和谐等工作,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五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继续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九)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源泉,在激发内生动力上实现新突破

  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聚力打造“活力弥勒”。一是推进农村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机制,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有序流转,扶持发展农村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农业领域,为“美丽家园”建设提供充足的金融血液;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二是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推进国有资产资本化;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入探索有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各类经济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三是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市场化的要素流通机制,大力培育和发展土地、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市场,培育社会服务体系,改进政府管理市场的方式;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落实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政策措施,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完善生态补偿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补偿机制。四是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创新理财观念,改进预算管理,完善税收征管机制,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把支出和减税的重点放在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上,放在建立机制、调整优化结构上,放在保障改善民生上,为企业发展、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创造更好环境;建立投资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功能,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正确处理好政府性融资与债务化解的关系,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预警,规范政府融资平台运行和管理,有效防控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十)要把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塑造新形象

  创新行政管理方式,竭力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四型政府”。一是强化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规范政府行政行为,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做到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坚决制止不作为、乱作为;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系,确保行政执法规范、公正、文明;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听证与公示等制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二是强化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加快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支持行业协会、中介机构承担行业规范建设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快政府职能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完善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制度,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强化绩效管理,建设高效型政府。以提高执行力为突破口,强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度,突出责任落实,确保权责一致;健全对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检查和专项督查制度,完善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考核责任制,提高行政效能,确保政令畅通,坚决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四是强化作风转变,建设廉洁型政府。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坚决纠正“四风”,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勤俭办事,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会议、公务接待和外出考察学习经费;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注重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同志们,宏伟蓝图指引着我们高飞远航,庄严使命激励着我们砥砺奋进,美好未来召唤着我们开拓创造。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提神增劲,凝心聚力,倍道兼程,奋力开创弥勒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注解:

  [1]“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三品一标”。

  [2]“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为规范和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2年启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智慧城市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目前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达193个。

  [3]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2013年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

  [4]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5]“一个中心、五个示范”:“一个中心”即滇南中心城市;“五个示范”即高原特色农业示范、产业转型升级示范、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沿边开放开发示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

  [6]“五集四化”:企业集中、产业集群、资本集聚、土地集约、功能集成和机构设置规范化、融资贷款公司化、产业发展特色化、厂房建设标准化。

  [7]“一园五区”:弥勒工业园区由弥阳、星田、东风、新哨、朋普五个片区组成。

  [8]“一心两带五聚集”:“一心”:弥勒市城区成为联动昆明、辐射全州的游客集散地和综合服务中心。“两带”:一是乡村生态休闲带,二是葡萄观光休闲带。“五聚集”:一是以湖泉生态园为核心的温泉养生聚集区;二是以万亩葡萄园和云南红酒庄为核心的红酒休闲聚集区;三是以锦屏山风景区为核心的弥勒文化聚集区;四是以雨补水库、小芹田温泉为核心的温泉运动聚集区;五是以可邑村、红万村、高甸村为核心的民族风情聚集区。

  [9]“三千四百年”:即千年哈尼梯田、千年临安古城、千年建水紫陶、百年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百年云锡矿业、百年过桥米线。

  [10]“一主两轴三副”:“一主”即主城区形成“两带、三心”的规划结构,两带为髯翁路城市公共建筑景观带和弥勒大道生态文化景观带,三心为东城区商贸中心、西城区行政中心和湖泉旅游服务中心;“两轴”即甸溪河水轴、弥勒大道陆轴,沿甸溪河形成城市滨水生态景观轴,沿弥勒大道形成城市空间拓展轴;“三副”即弥勒工业组团、火车站组团、新哨组团。

  [11]“两馆一站”: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

  [12]“六位一体”:健全完善防控力量、防控基础、防控网络、防控机制、防控能力、防控保障的“六位一体”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