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部门信息

弥勒市“2+1+1”模式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进医院创建活动融入医改工作中

文章来源:市卫生健康局 发布日期:2019-07-25 浏览次数: 【 字号:

 

   近年来,弥勒市紧扣“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要求,积极探索出一条“2+1+1”医疗服务模式,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进医院创建活动融入医改工作中。 

  强化医联体建设,畅通就诊就医通道。弥勒市中医医院和弥勒第一医院分别与全市16家基层医疗机构签订以中、西医为主体的双向转诊协议,与省、州3家医院签订中医医疗帮扶协议,与省3家医院签订西医医疗联合体及双向转诊协议,开通专家远程会诊平台。全市各医疗机构在分诊台、诊疗室设立少数民族导诊员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医生岗,为7238名少数民族患者转诊转院开通了绿色通道,确保少数民族群众就医安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模式初见成效。 

  推行家医签约制度。14家乡级卫生院以医联体为依托,组成家庭医生服务队深入少数民族贫困村开展签约活动,共举办148场次健康知识讲座,免费为77138名少数民族贫困村群众检查身体,发放价值4.2万元药品和23万份健康知识宣传资料,为53户少数民族特困家庭送去2.6万元慰问金和慰问品。市卫健局、计生协会先后组织志愿者27次深入438户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开展健康家政服务。 

  完善妇幼急救制度。把边远山区和语言交流困难少数民族孕产妇围产保健纳入随访管理重点,定期追踪服务。对危重孕产妇,按照“病人不动,专家动”急救要求,采取“下送上接”急救办法,连续三年共投入24.42万元对28名少数民族高危孕产妇实施医疗救助,确保妇幼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