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乡镇信息

东山镇三个“组织化”助力搬迁群众新生活

文章来源:东山镇 发布日期:2020-07-27 浏览次数: 【 字号:

  为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东山镇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化,产业发展组织化,就业扶贫组织化”,坚持挪穷窝与拔穷根并举、享安居与换穷业并重、搬得出与能致富同步,真正实现“搬迁一户、脱贫一户”。

  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化—“挪穷窝”。该镇按照“两推一选”的办法推选出建房理事会、监事会各11个,分别在理事会、监事会成立了党支部,让党员充分发挥参与、监督,协调作用。采用“镇村合一,化零为整,效益优先,集中建设”的办法,把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同集镇发展、地质灾害隐患消除、边远村发展等问题一并考虑,全镇集镇范围面积增加45.7%,集镇辖区人口增加41.3%,盘活增减挂钩土地面积500余亩。按照“规划先行、项目带动、产业支撑、稳定发展”的思路,认真申报和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将5个生存条件恶劣、地质灾害隐患村,3个“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偏远村列入整村搬迁,同时将部分缺乏生存发展空间的贫困户纳入搬迁范围,配套相关发展产业,从根本上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地质灾害安全隐患,真正把最需要搬的群众搬出来。

  产业发展组织化—“拔穷根”。将整村搬迁和纳入中央规划的贫困群众,用小产业到户扶持资金入股庆富康规模养猪场,每年每户获得3000元左右分红;采取“政府+公司+贫困户”模式,引导3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135万元产业资金到集镇农贸市场,每年人均分红1200元左右。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上着手,打造绿色生态牌,组建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龙头企业签订销售合作协议,集零为整,发展果蔬种植和养殖,盘活搬迁群众土地,拓宽增收渠道。

  大力推进就业扶贫组织化“破穷障”。全面摸清1585个搬迁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和培训需求,开展电工、电子商务等4期技能培训,对参训的300余人100%推荐就业。实施召开群众会动员一批、入户走访发动一批、外出务工回乡带动一批的“三个一批”措施,帮助转移就业1254人,其中省外务工510人。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做好外出务工人员联络服务、关爱留守老人和儿童等服务保障工作,解除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开发公益性岗位33个,全面消除零就业家庭。与天耀市场管理公司、海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果娃果业有限公司、弥勒市产业投资集团合作开发4个产业扶贫车间,常年提供400余个工作岗位,解决贫困群众就近务工难题,确保了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