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弥勒市西二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积极探索“123”工作模式,在强组织提意识、讲团结聚合力、重保护促发展上着力,抓实抓好民族宗教工作,积极助力红河州新一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努力构建各民族和谐共居、文化交流交融、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引”强组织提意识。注重强化组织引领,坚持抓党建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着力在机制体制上下功夫,建立健全“一把手”抓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作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超前谋划、高位推动,年初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及时完善镇、村、组和宗教场所四级责任体系,用活全镇12个村委会五级1237个网格,探索创新“创建+网格”管理模式,压包保责任、强常态管理,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民族宗教工作新格局。

“二宣”讲团结聚合力。畅通宣传渠道,“线下+线上”两线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线下,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月”为契机,在人口密集的街道通过悬挂宣传标语、讲解宣传展板、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营造民族团结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并结合大补蚌、万糯、星光中寨、初发等村组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数多、陈规陋习未根治的情况,依托全镇“感党恩 树家风”百村讲千户宣活动,主动深入各村寨,采取“汉话方言+彝(苗)族语言”形式,面对面、点对点开展宣讲交流,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宗教法律法规等,让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目前,已深入30余个村小组进行双语宣讲、精准普法,覆盖群众1500余人次。创新宣传途径,在六一儿童节邀请共青团弥勒市委青年讲师团,到茂卜小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进校园宣讲活动,引导师生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促进者和守护者,各族师生260余人参加。线上,通过“西二镇人民政府”抖音号、“西二零距离”微信公众号、QQ群、微信工作群等媒介,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知识,进一步提高群众普及面和参与积极性。目前,利用新媒介推送信息100余条,惠及群众2万余人次,创建氛围浓厚。

“三传”重保护促发展。在传承民间技艺上着力,借助“非遗”之力延续文化薪火,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于年内实施推进白彝山歌民间歌舞传承培训项目,邀请市级部门专业教师和本土非遗传承人,在额依村委会上额依村小组、大冲村委会比舍村小组、矣维村委会大平地村小组,组织开展白彝山歌对唱技能、白彝音盒舞蹈传承方法、白彝三弦传承技巧等方面的培训,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和开发。在传播民族元素上着力,以火把狂欢节牛王争霸赛、杀猪宴阿细跳月展演、“驭风杯”篮球赛芦笙表演等为载体,将优秀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各项赛事活动中,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增强民族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传递民族文化上着力,深入挖掘本土民族文化,以“山玉兰杯”乡镇文艺汇演、阿细跳月生活艺术节、红河马缨花舞蹈巅峰赛等活动为契机,精心组织团队参加,在更高平台充分展现西二民族文化,让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深入群众心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目前,共培育非遗传承人20余人,开展有关培训3次150余人,参加红河马缨花舞蹈巅峰赛线上视频8个,流量上万的就有5个。

下一步,西二镇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主动担起责任,努力做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共同谱写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繁荣发展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