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乡镇信息

弥勒市西一镇:用活“土”资源 促进“村”振兴

文章来源:弥勒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2024-10-10 浏览次数: 【 字号:

近年来,弥勒市西一镇坚持党建引领,突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提升文化事业发展成色,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党建+乡村资源”,激活乡村发展根基。坚持“做优集镇、做美乡村”的发展思路,充分整合生态资源、农业资源、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观光游、乡村生活体验游等文旅项目,倾力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为一体的高品质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样板,让群众更好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生活,激发文化热情,文旅产业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收新引擎。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以“三话六学”为主线,以“党建+文化”为载体,用文化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品味。2024年举办“祭火”节、摔跤运动会、“村BA”、樱花节等集观光、餐饮、娱乐于一体的沉浸式民俗文化活动15场次,累计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旅游创收500余万元。

“党建+乡土人才”,夯实文化振兴地基。全面摸清文化资源、资产,探索实施“强阵地、兴队伍、传优秀、创一流”的文化振兴模式。突出集镇“桥头堡”作用,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硬件”和“软件”建设,投资435万元建成西山全民健身中心、油榨地小组农村综合性活动场所、阿基村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地、黑泥凹小组风雨篮球场、红万小组火文化形象塑造、传习馆等文旅基础设施,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镇建成篮球场88个、摔跤场45个、祭火广场2个,绿色便捷的全民健身新载体逐步形成。探索文化服务供需对接机制,推动“群众点单”和“政府买单”有效对接,开展国家级非遗“阿细先基”“阿细跳月”“霸王鞭”培训23场860余人次,挖掘乡土人才110余人,抢救濒临失传阿细跳月乐谱60余首,指导组建阿细乐队14支,推动文艺精品创作,编排《火祭》《阿细霸刀舞》《阿细人民跟党走》等音乐舞蹈20余个,让村民唱好自己的歌曲、演绎身边的故事。

“党建+乡土文化”,厚植文旅融合坝基。以“千万工程”为引领,以“书记领办项目”为抓手,采取“一面旗帜引领、一场文化洗礼、一套组合破题”的工作思路,以点带线、以线促面、以面扩体,用文化沁心、文化靓村、文化兴镇,厚植优秀文化资源,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依托境内红色资源和传统文化,投资30万元建设朱家璧革命纪念馆游客接待中心,打造红色文旅精品路线,开办“红色课堂”;投资90万元实施租舍、油榨、黑泥凹民族村寨旅游提升项目,培育农家乐、民宿等业态50家,丰富“吃、住、行、游、购、娱、养”一体文旅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