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城街道章保社区黑桥哨村小组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助力乡村振兴,花卉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已种植滇红玫瑰1000余亩,年产值达600余万元,成为弥勒市继小河边村后的又一个“玫瑰村”。
今年,黑桥哨村在稳固玫瑰花产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贫瘠荒地探索试种洛神花。近日,黑桥哨村首次引种的60余亩洛神花迎来了丰收。
深秋时节,福城街道章保社区黑桥哨小组今年试种的60余亩洛神花迎来了首次丰收,种植基地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一串串紫红色的花朵在风中摇曳,一个个红彤彤的“小灯笼”挂满枝头。

连日来,村民们抢抓最佳采摘时机,忙碌在花田里采摘成熟的果实,种植基地里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
采收上来的洛神花果实,当天就能送到了附近的小河边村进行分拣、冻干,精深加工。

黑桥哨村与弥勒著名的“玫瑰村”小河边村隔河(甸溪河)相望。近年来,福城街道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小河边村主要种植墨红玫瑰,用于花茶加工。而黑桥哨村则选择种植滇红玫瑰,用于鲜花饼馅料加工,两个村各具特色。
黑桥哨村土地资源丰富,面积3000余亩。2021年,黑桥哨村因地制宜,发挥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通过“党建+合作社+企业+基地”的模式,发展玫瑰产业。
截至目前,共种植滇红玫瑰1000余亩,年产值600余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黑桥哨村也成了弥勒市继小河边村之后的又一个“玫瑰村”。
水土良好的土地都种上了滇红玫瑰,而另外的1000余亩水资源相对匮乏、较为贫瘠的土地如何利用,就成了村小组关注的重点。
相较玫瑰花,洛神花更耐旱、对土质要求低,恰好可以把两个产业的用地区分开来,水土较好的发展玫瑰产业,而缺水贫瘠的土地就可以种植洛神花。
而且,洛神花与玫瑰的采收时节正好错开,滇红玫瑰一般在2~5月收获,墨红玫瑰能采收到10月份,10月份花就很少了,而洛神花从10月中旬左右开始采收,正好形成了采收季的接力。
10月份玫瑰采收结束,村集体的冻干设备就闲置了下来,正好用于加工洛神花。冻干工艺产品相较普通工艺产品,品质极大提升,价格可达160一180元/公斤,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由此,黑桥哨村种植出的洛神花完全不愁销路。
目前,黑桥哨村60亩洛神花已基本采收完毕,平均亩产在800公斤左右,按照收购价3.5—4元/公斤计算,预计今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近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