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弥勒记忆丨手工鸡蛋盐水面,百年传承

文章来源:弥勒旅游 发布日期:2017-09-18 浏览次数: 【 字号:

 


 

 面

 

 

  弥勒手工盐水面

 

  英国《泰晤士报》曾对百年来世界最富有的人进行统计,排在第四位的便是云南弥勒虹溪镇人王炽。他是唯一榜上有名的中国人,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唯一的一品红顶商人,民间称为“钱王”。镇中矗立的由清朝皇帝御赐给王炽的“三代一品封典”的石匾,历经百年,依旧完好无损,似乎在提醒着前来的游客,这里有厚重的历史文化。

  在虹溪镇上,与石牌坊同样历经百年岁月的,还有一门传统手艺,手工鸡蛋盐水面。

 

  在中国北方,吃面条与做面条不过是寻常事情,而在中国南方,特别是西南部的云南,水稻的盛产与米食的盛行,使得人们要吃到手工做的面条,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

 

 

 

  

  7月,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弥勒正是多雨的季节。万物在充足的雨水中疯狂生长,对于经历干旱许久的大多数弥勒人来说,这是能安心睡觉的季节。但李德福家最近几天的气氛有点紧张。

 

  阴雨天气是做面条的大忌,连续的自然干燥与光照决定着制作手工面的成败。对这家纯依靠制作手工面维持生存的老夫妇来说,赌运气和靠天保佑成了他们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这些案板与面棒已经一百多岁,层层包浆记录着几代制面人的故事。

 

  每天30公斤的面,要经过无数次的捶打与碾压,这样才能加强面的柔韧性和口感。

 

  李德福的手艺来自家传,要在盛行米食的南方小城靠面条生活,这得考验技艺的精湛与面条的品质。妻子周永清的手艺是嫁过来学会的,靠着对丈夫的推崇与爱,她的手艺如今连丈夫也自叹不如。

 

  红河这块土地孕育了无数代人,农耕的传统在这里世代延续,人们不在意每天吃的什么,在意的莫过于能给子孙什么。

 

  物质即便贫乏,但有一门手艺,也能安身立命,这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相同的哲学观。

 

  纯手工制作的鸡蛋盐水面柔韧性好,口感极佳。

  在当地,无论男女老少,说起虹溪的手工盐水面,大家脸上露出的自豪与满足感足以证明当地人对手工鸡蛋盐水面的喜爱,这份情怀是时间长河中别无他处的馈赠和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