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弥勒人文

张永和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11-05-30 浏览次数: 【 字号:
张永和( 1902—1992.01),男,东山镇拖格村 (原属泸西县云兴乡 )人。 1932年改名为张致中。张幼年丧父,由祖父和伯父抚育,在村读完小学后赴昆入省立中学就读,后考入北京师大附中。 1919年参加过“五·四” 运动。 1921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后转入崇文大学, 1923年转学到南洋大学(今上海交大)。 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云南旅沪学生会会长、上海学联执行委员会主任。他积极投入“五卅”运动,参加游行示威、演讲,控诉日本资本家杀害中国工人的罪行;邀请上海总工会副主席刘华到南洋大学作报告;组织学生营救被捕同学;主持召开有 18所大学学生代表参加的声援大会。
1925 年 7月,他利用暑假回到昆明,邀约省立中学、省立师范、女师、成德中学等校学生会负责人开座谈会,介绍“五卅”惨案真相。他还在昆明介绍李国柱、严俊英、陈祖武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返回上海后,又介绍陆定一同学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介绍陆定一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 年初,张永和担任上海南洋大学第一届党支部书记。由于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被南洋大学反动当局开除学籍。他离开学校后担任过法南区团部委书记、区党委书记和法中区党部委书记,沪东区党部委书记等职。
1927 年 2月,张永和被选为周恩来、赵世炎等 7人组成的江浙组织问题委员会委员。他积极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组织 10余人的武工队除掉工贼头子陈海标,后遭流氓绑架关押,经王若飞等领导营救获释。之后,党组织将张从沪东区调到沪西区任区党部委书记。相继,项英、王若飞、李富春、张永和等 19人被选为中共江苏省委执行委员。不久,为了恢复遭敌破坏后的中共湖北省委,中共中央指派张永和、刘平楷、余泽鸣 3人组成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前往汉口开展工作,张先行到达汉口。由于叛徒出卖,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遭敌破坏,叛徒在街上公开指点敌军警抓捕省委秘书袁仲。事态危急,张永和在云南籍进步学生唐太昆帮助下,离开汉口返回上海及时向党组织汇报了情况。后经周恩来谈话,指派他回云南开展工作,任中共云南省临委常委。
1929 年 1月 19日 ,中共云南省临委在昆明召开扩大会议,选举张永和为省临委书记,吴缉熙、小田为常委,王德三、李国柱、李鑫、陈廷禧为委员。刘林元、李开文、刘玉端、朱从先为候补委员。同年 5月 1日,省临委召开第二次会议,宣布中共中央的决定:王德三任省临委书记,张永和任迤南特委书记。此期,省临委根据张冲的要求,同意张永和到张冲部队开展工作。是年冬,张永和去上海营救被国民党反动当局抓捕的堂弟张永嗣未遂。 1930年 4月返回昆明后不久被叛徒出卖遭特务逮捕,并判刑 3年。后经张冲向龙云说理,于 1932年初提前获释。
张出狱后与中共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但他仍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要求继续坚持党的工作,积极进行***革命活动。他与张冲筹划泸西海门洞水利工程。在海门洞水利工程处期间,曾介绍中共地下党员刘璧华到泸西县中任教。
1935 年,张永和随张冲在一平浪盐矿工作,获悉中国工农红军将路经云南,他积极准备随红军北上,并想尽办法搞到 9桶汽油,待红军到达时送给。后因红军经过一平浪时他不在而错过时机,汽油被红军取走并留下字条。
“七·七”事变后,张永和随张冲师长在六十军 184师任政治部主任,奉命开赴抗日前线。到达江西九江后,受张冲师长委托,他前往武汉找到八路军办事处云南籍将军罗炳辉,经罗安排,叶剑英秘密接见了张冲。
1939 年初,张冲将军被蒋介石撤职,张永和离开部队回云南泸西,经地方开明绅士推举,任泸西县教育科长。为了增强学校的进步力量,他上昆明聘请李慕白、吕烈卿等进步教师来泸西师范任教。他支持学校组织读书会阅读进步书刊;举办《曙光》壁报宣传马列主义;组织歌咏队唱抗日歌曲,演出话剧,宣传抗日救亡运动,揭露贪官污吏和汉奸走狗的罪行。 1942年,他在泸西县府当众揭露国民党军七旅在泸西抢劫民财、奸淫民间妇女等土匪行为,被七旅抓捕关押,后通过张冲的关系获释。
1944 年 8月,经张冲将军推荐,云南省教育厅委任张永和为泸西师范学校校长。他到任后,接纳中共党员赵国徽、魏筱涵、刘宝芸任教。并亲自到昆明通过中共地下党员张子斋和闻一多先生的介绍,从西南联大、云南大学聘请进步大学生杨俊林等 8人来泸西师范任教。并把地下党员和进步教师安排当班导师,从而控制掌握了学校的领导权。有声有色地开展了校内的***革命活动,培养了一批革命骨干队伍。
1945 年 12月,昆明爆发“一二·一”爱国学生运动,泸西师范广大师生闻讯声援。为了避免国民党当局对学生运动的镇压,张永和、赵国徽等分别做了县长龙翔和部分开明士绅的统战工作。 12月 9日 ,泸西师范组成罢课委员会,举行了罢课,开展反内战示威游行。国民党泸西县党部书记张国威向国民党云南省党部密报称“张致中(张永和)等支持学生运动”,并呈报了“黑名单”。省党部密令省教育厅查办。龙翔把查办密令告知张,他得迅速转走昆明。
1948 年初,张永和从昆明回到泸西,“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政委张子斋派人送信约张见面。同年 6月,朱家璧、张子斋率游击主力部队从弥勒西山经南乡坝上东山,在舍母依村双方见了面,张要求随游击主力部队一起南下,朱家璧要他在东山地区做组织、发动群众工作。 1949年 1月,南下河阳整训的自救军返回弥泸地区。由于张永和长期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为有利于开展工作,由本人提出,经杨萍、祁山介绍,边区党委批准,于 1月重新接受加入共产党, 6月任中共泸西县委委员。
1949 年 2月,泸西全县解放,张永和先后任泸西县解放委员会主任、泸西县县长、滇桂黔边临时人民专员公署副专员, 1950年任曲靖地区专署秘书。后在省委党校学习被停止党籍。 1952年调昆明工校(现云南工业大学)工作。“文化大革命”中被强加各种罪名,遭受迫害。
1985 年 3月 12日 ,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发文恢复张永和从 1925年加入共产党组织的党籍。张永和,他几十年来对党始终坚信不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坚持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发泄一句怨言。他襟怀坦白,心胸宽阔,勤奋耕耘,廉洁奉公,是老一代革命队伍中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