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K27次空调硬卧列车把我揽入怀中,13个小时的狂奔便到了丹东。
从丹东出发的国际列车跨过589.23米宽的鸭绿江大桥进入朝鲜。鸭绿江大桥是一座历史的丰碑,它历经抗美援朝的洗礼,铭刻着中朝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友谊。当年,我志愿军35万人马就是从这座桥上高唱“雄赴赴,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10来分钟后抵达朝鲜新义州市,美丽的朝鲜姑娘送来了香喷喷的盒饭,也送来了好心情,好印象。
天黑了才抵达平壤,沿着不太平整的公路往前行,导游滔滔不绝地在介绍着朝鲜70年来所发生的变化,不知不觉间就到了世界著名的龙港温泉宾馆,大厅里面有朝鲜三代最高领导人前来视察的精美照片,原来这是一家涉外宾馆,晚餐安排得很周到,也很可口。天蒙蒙亮时,才看清这是一个淹没在丛林中,有军人守卫的避暑山庄,足以可见地理位置的特殊。
从龙港温泉出发途经平壤前往朝鲜的五大名之一的秀丽馨香的妙香山。我虽然错过了春天金达莱盛开的季节,却感上了金秋时节,映入眼帘的稻谷飘香,沿路两旁的娜波司基花在秋风的“咯吱”抚慰下随时露出微笑,向我们点头致意。
国际友谊展览馆建在大山深处,军人持枪守卫,显得森严壁垒。馆里陈列着145个政党、国家元首、社会各界、政界人士及个人向金日成和金正日赠送的21万3千多件礼物中的一部分。礼品种类繁多,大到豪华轿车,小到个人生活用品如羽毛画等。还有称颂伟人不朽业绩和祝愿健康的金银精制的字帖、书画、珍贵药材、历史文物、衣服、家具以及用象牙、犀牛角、999克纯金制的立体贺词等。更让我感动的是日本馆有一张长白山(朝鲜称白头山)的照片,是位日本摄影家居住了375天拍摄了3万多张照片中精选出的最美的一张,作为首相的礼物送金日成,真为日本首相崩足了脸面,也可见摄影家对事业的执着。中国馆内陈列着金日成访问中国时,周恩来总理在北京站作演讲时用过的钢笔和全文600多字笔迹纸张,陈列着毛泽东主席赠送的礼品,还有近年来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赠送的礼品和大型照片……
普贤寺是朝鲜的五大名刹之一,显得有点简陋,但其建筑完全是中国元素,殿堂门上方都写有汉字,香火不那么旺,却诉说着自己几千年的历史沧桑。更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把花卉都修剪为代表三千里江山的朝鲜全境地图,可见爱国之心随处可见。
建于高丽时代的法云寺很普通,也很冷清,殿内的陈设显得陈旧、破烂,剥迹班班的门窗,实在不堪入目,幽静的环境好像很少有人光顾。
万景台是一个地主的豪华墓地。100多年前,金日成的曾祖父就在这里为地主守护墓地度日,四代人居住在这两所茅草房里。这是金日成的故居,一个普通低矮的茅草房,里面还保存着少量革命文物和一些年代久远的家具农舍,它清晰地展现了一家人那种艰难困苦的生活。
讲解员动情地说,从1905年直到1945年间,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凭人宰割。13岁的金日成随父母到中国东北参加抗日战争20年,结累了大量革命斗争的经验,连父母都牺牲在中国的抗战时期。从1945年开始,金日成带领人民解放了自己的国家,金日成永远是朝鲜的太阳。凯旋门就是为了纪念金日成光复朝鲜凯旋而建的世界上最大的凯旋门。
我偕夫人和游友们满怀英雄情结来到了当年周恩来和金日成亲自选定的中朝友谊塔前,静静地听着导游的解说,导游把塔上的朝鲜文字翻译为中文:“高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旗帜,在这块土地上和我们并肩作战,打败了共同敌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们!你们立下的不朽功勋和用鲜血凝成的朝中两国人民的国际主义友谊,将与繁荣昌盛的这块国土上一道永放光芒。”这是朝鲜族美女导游姜全珍翻译的书面译文。在中朝友谊塔前,为牺牲在这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默哀三分钟,行三鞠躬礼后,手捧着鲜花依次慢慢地拾级而上,把鲜花轻轻地放在友谊塔前,生怕惊动英烈的灵魂。又沿着友谊塔环绕一周,深切悼念英烈的丰功伟绩。这时,我突然看见无数志愿军将士用青春热血浇灌了金达莱盛开的三千里江山,用宝贵的生命缔造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