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文化群艺

在音乐的海洋中徜徉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17-04-18 浏览次数: 【 字号:
退休后,重新拾起了搁置多年的二胡、笛子,参与一些老友们的文艺活动,每当奏起一首首乐曲、唱起一支支歌曲,心中总会涌起这样那样的感觉。既有酣畅淋漓情感抒发,又有铿锵豪迈的激情喷涌;既有江南烟雨中的紫竹凌风,又有大漠草原上的赛马嘶鸣!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我仿佛又年轻了十岁。
唱起歌来,体会歌词中的种种情感,感悟音乐中的美好意境,就会忘记所有的烦恼,所有的不快,甚至忘记了时间,病痛和烦恼,忘记了一切。心和音乐融为一体,人也变得年轻而潇洒了。有时唱一首怀念父亲母亲的歌,眼前就会浮现出母亲佝偻着腰,操劳家务的身影,也会浮现出父亲满头白发和瘦削蜡黄的脸庞。心情就会变得酸酸的;有时唱一首松花江上,就会让我想起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的生死存亡和抗日战争的英勇悲壮。有时唱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眼前就会战鹰遨翔、红旗飘扬、海陆空三军步履铿锵,由衷地产生一种自豪感,增强热爱祖国的力量。唱起一首首歌就像打开一扇扇窗口,让我看到了五彩缤纷的世界,也看到了喜怒哀乐的人生,只要你用心去倾听,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回应,你就会随着音乐一起快乐,一起悲伤。唱《五朵金花》《婚誓》的歌儿,会让我回忆年青时初恋的羞涩和对爱情的向往。唱《十五的月亮》《嫂子》,会让我想到妻子的辛劳和无私的付出。歌声啊,是一种艺术的呐喊,也是一种心灵的狂放,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重重阻碍射入我窗前的时候,当晚霞的一抹夕阳,映红了我的脸庞,我就会想到生命的美好。再用音乐装点着生活的年年月月,生命的礼赞就会在朝朝暮暮中奏响。
音乐是有翅膀的,它能飞过高山大海,飞越国界疆域,它能在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中间引起共鸣,有位名人说过:凭《国际歌》你就能找到你的同志和朋友。中国共产党不是唱着《国际歌》砸烂了旧世界,建立了新中国吗?苏联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莓花儿开》《卡秋莎》,台湾校园歌曲《乡间的小路》《外婆的澎湖湾》至今还是不少小朋友们及中老年人最喜爱的歌曲。弥勒的《阿细跳月》自1957年在华沙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奏响后,就被录为世界名曲。音乐啊,就是靠它无形的翅膀,靠它那神奇的力量,能从遥远的异国它乡飞到平民百姓中间,飞到男女老少的心中,给人类带来幸福与快乐,给世界带来春色和秋光。
音乐是有情感的,它既能穿越万里,给人以无声的震撼;又能深入心灵,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净化。在夜深人静月明星稀的夜晚演奏二胡曲《良宵》《二泉映月》,一种凄惋、一种空灵就会注满心间;在节日或喜庆时演奏《喜洋洋》《步步高》,更会让人心情欢畅,欲歌欲唱;在秋收时用笛子奏一曲《扬鞭催马运粮忙》,更会将农民们秋收的喜悦心情尽情表达。如果奏田汉和聂耳合作的《毕业歌》、麦新与孟波创作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光未然和洗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则会将我们带入铁马金戈、战火纷飞的抗日前线,热血沸腾地去接受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心情哀伤的时候,奏一曲《苦闷之讴》,心与琴弦共鸣,就好像找到了可倾诉的知音。当你拉起《江河水》时,就会产生一种对过去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与悲悯。演奏起《洗衣歌》那种军民的鱼水深情就会浮现眼前,《红军哥哥回来了》则会把当年老区人民盼望亲人解放军的欣喜展露无余。不论是《水乡欢歌》还是《陕北抒怀》,不论是《山路十八弯》还是《乌苏里船歌》,不论是《春江号子》还是《军港之夜》,东西南北,长城内外,无论何种民族,都能用音乐来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或叙相思,或讲变化,或赞美景,或歌风物,都能带着我们入深山,穿大漠,或进江南水乡听吴侬软语,或到彝家山寨听酒歌雄唱,或到青藏高原听远古的呼唤,或到边防海岛赏军港的静美。此时啊,你一定会将激动的泪水洒满欢悦的笑脸,将喷涌的诗思注入飞舞的笔端,将多情的歌声唱响蓝天!音乐啊音乐,你有着无穷魅力!你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美的诗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