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部门信息

弥勒市“四治”同发力,推动人居环境提档升级

文章来源:弥勒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2024-11-11 浏览次数: 【 字号:

近年来 ,弥勒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因地制宜“治厕所”,围绕“农村户厕应改尽改,自然村公厕全覆盖”的目标,坚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原则,从改厕模式、科学选址、改厕标准、粪污处理、机制建立等五个方面持续推进农村厕所治理。截至目前,弥勒市农村卫生户厕改建任务2200座,自然村卫生公厕建设任务55座,累计整合各类资金4.77亿元建成无害化户厕10.13万座、公厕714座,修建粪污收集池3536个,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达95%,自然村(100户以上)公厕全覆盖,有效解决农村旱厕“脏、乱、臭”问题。

常态长效“治垃圾”,建立“户清扫、村收集、镇清运、市处理”的垃圾收转运处置机制,做足资金、设施、人员保障。截至目前,与泸西县共建共享垃圾处理终端设施,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碧水源公司开展乡镇垃圾收转运工作,经两次中转压缩后转运至泸西县垃圾焚烧发电厂,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累计投资2.05亿元建设垃圾中转站14座,建成垃圾分类收集亭777座,全市集镇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均达100%,切实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分类推进“治污水”,积极探索坝区、山区、半山区以及干旱缺水等典型地区污水治理模式,建成一批无动力厌氧设施、大三格化粪池、氧化塘等污水处理设施,形成农村厕所粪污处理“两收集、两利用”及庭院式资源化利用新模式,通过庭院绿化、菜园浇灌施肥等方式利用生活污水,避免污水乱排乱放。截至目前,建成集镇污水处理厂11座,配套污水管网53.982公里,安装金锣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10套,乡镇镇区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8%,有效遏制污水乱排放现象。

综合施策“治村庄”,统筹做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常态化开展以“三清一改”为重点村庄清洁行动及深入推进乡村绿美行动,全面清理整治私搭乱建、残垣断壁;因地制宜打造“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等小生态板块。截至目前,累计发动15.14万人次参与村庄清洁行动,清除农村生活垃圾2.477万吨、村内淤泥0.124万吨、村内水塘792个、沟渠1196.6公里、残垣断壁592处。2022年以来完成绿化20.63万平方米,建成绿美乡镇3个、绿美村庄274个,创建美丽庭院15002户,持续提升农村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