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投资环境

做强做优做大园区经济典型案例之八|弥勒产业园区:发挥比较优势,推动产业聚集

文章来源:云南弥勒产业园区 发布日期:2025-07-30 浏览次数: 【 字号:

抓园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园区。近年来,全省上下在“3815”战略发展目标的引领下,把园区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形成了大抓产业、主抓工业、壮大园区经济的浓厚氛围。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现陆续推送,供各地学习交流、参考借鉴。

弥勒产业园区成立于2004年,由四个片区组成,主导产业为烟草及配套、生物医药和绿色食品精深加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85.59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237.0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26户,主导产业集中度为81.21%。

一是环境引商探索新模式。充分发挥弥勒生态环境优美、区位交通优越的优势,持续擦亮投资弥勒品牌,先后到福建、上海、河北、浙江等地开展招商推介,吸引了晶澳集团、天士力集团等企业来到弥勒投资。邀请投资公司、商会、协会到弥勒召开年会和团建活动,联动会议经济精准开展园区招商推介,以会议经济吸引了华润三九、尖峰集团等30余家知名企业到弥勒考察投资。二是资源招商拓展新增量。全面梳理全州、全市矿产、种植养殖等优质资源,打通生产原料端。累计投入近30亿元,建成“双水源、双电源、双能源”保障体系,配套生产要素端。三是集群聚商培育新产业。依托弥勒大健康产业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延链强链,华润三九、云南生物谷、天士力、日本隆祥等企业在园区聚集发展。发挥葡萄、食用玫瑰花、咖啡等农产品资源优势,打造云南省绿色食品加工产业核心基地,引入山东金锣、泰贤咖啡、华融印象、云牧乳业、微幸乳业等知名食品企业。深挖磷矿和磷产业资源,引入电子材料、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落地发展。依托弥勒低空研发制造、基础配套和机场空域等优势,成功引入轻型运动飞机研发制造、无人机制造、eVTOL总装测试、场景应用等企业8家。四是服务亲商增强新活力。坚持“换位思考、说话算话、合作共赢”营商理念,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位统筹,发扬“盯、关、跟”抓工作落实的精神,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服务保障项目跑出弥勒“加速度”。制定惠企服务十条措施,推动厂房租金降低35%以上、物流成本降低15%以上,加强与腾冲科学家论坛、北航、昆工、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强化企业科技赋能。协助企业获得融资授信32.97亿元,融资到位10.46亿元,申报各类补助资金5449万元。2024年以来新增“五上”企业17户。

去年以来,成功引进天士力虾青素、均和园中园、磷资源综合利用、玖明无人机、南京亿维特等18个新产业项目,新增投资近60亿元;目前,园区有华润三九、宇星钻石、红狮水泥等15个在建产业项目,总投资68.5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达产产值150亿元,实现税收8亿元,可带动就业6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