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文化群艺

踏平坎坷成大道(杨晖)

文章来源:弥勒报 发布日期:2018-11-12 浏览次数: 【 字号:

  追求人生梦想,成就一番事业,往往需要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当前,面对决战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历史使命,是畏首畏尾、避让退缩,还是迎难而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结果大不相同。

  1947年7月,毛泽东要求刘邓大军“下决心不要后方”,千里跃进大别山。面对困难,邓小平没有退缩。他在野战军直属部队连以上干部会议上指出:“困难一定要克服,共产党员的特点是越困难越有劲、越团结。我们要有信心克服困难,我们一定要站住脚,生下根。”历经几个回合的艰苦斗争,刘邓大军粉碎了敌人对大别山的围攻,实现了党中央所寄望的“争取最好的前途”。

  “越困难越有劲”,这是邓小平的战略选择;“愈艰难,就愈要做”,这是鲁迅的处世态度。“善行者究其难”,事实一再证明,没有艰苦奋斗,哪来波澜壮阔?一切不平凡的成就,皆源自不弃涓滴的付出;绚烂的光彩,往往隐匿于困难背后。不立志实干,不敢在困难面前逞英雄,总想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收获颇丰,无异于痴人说梦。“不畏苦寒,自得其芳。”不懈努力、坚持奋斗,一个人才能成就自我,书写辉煌的业绩。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现实中,一帆风顺的工作少之又少,困难是人生的常客。然而,总有人害怕困难,一有任务能躲就躲,能推就推;总有人缺乏干劲,消极应付难题,凡事以“退却”为上策;总有人追求舒服安逸,向往不劳而获,荒废了解决困难的本领。凡此种种,尚未出发便已被困难绊住双脚,又岂能期待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

  推进精准扶贫,实现2020年全部脱贫的目标,不准备应对困难不行;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不准备攻坚克难不行。在新征程上,只有集聚众智、凝聚众力,激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气神,才能不断蓄积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用奋斗赢得幸福。

  踏平坎坷成大道,甘愿吃苦成大事。研究表明,一个人成功因素中85%取决于职业态度,15%才是本人的职业技能。南仁东24载不舍昼夜,终于建成中国“天眼”这项世界级工程;建设者坚忍不拔,连续攻克多项世界级难题,成就了工程量大、技术难度高的港珠澳大桥。

  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成功只会眷顾实干家和奋斗者,而不会关照空谈家和畏难者。荣耀总是垂青那些不惧困难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愿不愿直面问题,敢不敢跳进矛盾漩涡,能不能攻坚克难、开路架桥,考验的是觉悟,决定的是成败。

  “山再高,往上爬,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总能到达。”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给我们极大的信心和力量。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奋斗不止,把困难当作垫脚石,把干劲当作催征鼓,我们才能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从而实现人生的梦想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