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文化群艺

问泉温几许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17-03-21 浏览次数: 【 字号:
自从得知我安居于云南弥勒,远方的友人便开始陆续前来探访。她们好奇的不只是“彩云之南”的浪漫神秘,还有佛城福地的悠远惮意,归园田居的鸟语花香,于是心生想往、纷至沓来。
今年隆冬,好友美惠自冰天雪地的北国姗姗而至,此刻的北方早已是千里冰封、银装素裹,而这座西南边塞的小城却依然艳阳高照、风清云淡。深吸一口高原暖冬的泥土香,美惠按奈不住一腔兴奋,文绉绉地问我:“何处可堪赞汝乡?”嚷着要赏花赏月赏美景,片刻也不愿等待。只是弥勒的冬季,美丽的东风韵早已不是薰衣草盛放的季节;漫山的葡萄种植园也已经剪枝冬藏、养根蓄茎;不能像仲夏黄昏一样,信步前往竹园小镇的千里荷塘,寻访藕花深处;也无法如初秋午后一般,轻歌曼舞在太平湖森林公园的大丽菊田野上。于是,我指着湖泉半山的一片茂林修竹,故作深沉地笑道:“温泉与梅花,君意如何?”
一盏茶的功夫,我们已站在山脚,融入这青山绿水之中。眼前落英缤纷,白瀑高悬,水流从高处凌空飞泻而下,穿梭于石缝矮松之间,落入一潭清泉,水光飞溅,似玉如银,美得难以言喻,只得问古人借一句“汤泉吐艳镜光开,白水飞虹带雨来”。沿着瀑布一侧狭长的木栏石级爬上半山,绕过葱郁斑驳的树荫,视野豁然开朗,一池池以五彩鹅卵石镶嵌而成的天然温泉浴汤,或深或浅,或清或浊,依山傍水,星罗密布在山林中,三步一小汤,五步一大汤,在周围奇树异石的映衬下,移步换景,美不胜收。
靠近温泉,顿觉雾气氤氲、热浪袭来。寻一处清静的角落,迫不及待地宽衣解带,步入池中。泉水便似一个热情的拥抱,顷刻浸透全身肌肤,温暖从四面八方漫溯过来,顿时神清气爽,舒坦自在。
一股滚烫的泉水自汤池中心的鱼形山石中喷涌而出,引来七八个天真孩童欢呼雀跃。孩子们沿着叠泉跌水层层往上爬,待触到烫水滚过的石板,立刻尖叫欢腾着反身跳入水中,你追我赶,乐不可支。一个尚在牙牙学语的稚嫩麟儿,看得好生欢喜,挥舞着莲藕一般白白胖胖的小手臂,由母亲托举,屁股一撅,脚掌一蹬,圆滚滚地翻爬在矮处的石板上,虎头虎脑地想爬爬不上、要下又下不来,不知如何是好,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呆呆坐在那里,楚楚可怜的样子,萌化我心。谁说寒冬无趣呢?初夏的闲看儿童捉柳花,怎及此刻的游鱼溪水童趣多!
远处的中药养生汤池里,几位白发老人正享受按摩护理;再远一些的游泳池旁边,年轻小伙正热身准备较量泳技。一幅狂热与柔情、天真与安详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直教人心旷神怡,陶醉不已。
泉水蒸腾成雾,似烟似云,游走于屋檐下,许久不愿消散。四周的亭台楼阁在雾色缭绕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隐约听见一曲《高山流水》,穿越重重雾气,从回廊尽头飘扬而来,琴声悠远绵长,时而沉重舒缓,时而轻柔跳跃,余韵袅袅,徘徊在温泉柔波之上。
微醺间,一枝白梅自头顶上方的云雾里低垂下来,在酒杯与月色之间平添一抹雪颜珠光。暗香疏影里,听琴到天明。此情此景,像极了初春时节的烟雨江南,一时间,错把白梅误认成了梨影芳菲,花瓣近在眼前,欲伸手折一片赏玩,却怎么也够不到,只怕是真的醉了吧。
携友转身离开,没入滚滚红尘。发梢间带着些许余温,迟迟不曾消散。
温泉又恢复它原本的和静清寂,刚才倾尽全力也未能够到的梅花,此刻已片片散落在水中。
花自飘零水自流,各有来处,莫问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