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心目中, 三奶奶不但是一位慈祥仁爱,热心热肠,可亲可敬的长辈,而且还是一位开朗、乐观,事业心极强的人。
三奶奶是湖南省浏阳县人,年轻时是一位大美人,咋一看她年轻时的半身照片,就好像是某位电影明星。瓜子脸,丹凤眼,樱桃口,俏鼻梁,微卷的秀发,灿然的笑容,醉人的酒窝,仿佛是一朵美丽的芙蓉花。三奶奶是三老爹在江西省南昌军干校当教员时认识的。那时三奶奶是一位小学校长,三老爹是一位军校教员。三老爹一表人材,年轻英俊,风华正茂。郎才女貌,一见钟情,倾心相爱。尽管三老爹在当兵前,因父母包办定下了婚事,有一位未过门的媳妇。但三奶奶是一位不受封建礼教束缚,敢于向封建婚姻挑战的新女性。她不顾一切地追求婚姻自由,追求幸福爱情,毅然和三老爹结婚,最后与三老爹从芙蓉国的浏阳河畔转业来到滇东南的一个小镇。一到小镇,小镇便沸腾起来了,人们不约而同地走出家门来一睹这位从湖南来的大美人的芳容。
三奶奶和三老爹一起被安排在镇上的小学教书。从此,三奶奶以教书为生,像一位辛勤的园丁,用汗水和心血浇灌祖国的花朵,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三奶奶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在她的学生中不凡有科学家、大学教授、工程师、政府官员、军官。在她付出了心血和汗水的坝子里,三奶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三奶奶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他的手风琴拉的相当好,上音乐课时她边拉边唱边教,教室里的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们都喜欢上她的音乐课,她扭的秧歌舞在全县是出了名的,至今她还在教青年教师扭秧歌呢。“文革”中,演唱样板戏盛行,她带着学校高年级的一帮文艺骨干排演全场“智取威虎山”,演出时场场爆满,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好评。我不得不佩服三奶奶的能力和精神。
我与三奶奶的接触和交往,是我退役回学校当民师后,当时,我任学校的团支部书记,她是学校少先大队的总辅导员。因少先队工作是共青团工作的一部分,因而我们在工作上就有了很多的接触和交往。我对少先队工作是一窍不通,更谈不上什么领导。但三奶奶十分谦虚,不摆架子,不小看我这个年轻教师,主动找我反映少先队的工作和情况,鼓励支持我大胆放心工作,不要有什么顾虑,这使我十分感动,在这样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辈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面前,我完完全全被她的人格魅力所感动,还有什么顾虑的呢。我十分乐意为少先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主动参加少先队的一些活动,给高年级的班级上上团课,作作报告,出出黑板报,向报刊、电台,写一些反映学校少先队活动的通讯报道。我为学校少先队写的通讯《教师节慰问少先队辅导员》被登载在《中国少年报》上,学校少先队组织的《瓜果会上比贡献》,《帮“五保户”老人做好事》等通讯报道曾登载在有关报刊上。三奶奶热爱少先队工作,她长期担任少先队辅导员,积累了丰富的少先队工作经验。她担任学校少先队总辅导员后,一心扑在少先队工作上,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出点子,整天忙里忙外,跑出跑进,争取党政领导,社会力量对少先队工作的重视和支持。针对少先队工作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把少先队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使长期处于半瘫痪状态的学校少先队工作活跃了起来,影响不断扩大,并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学校被评为全国、省、州、县先进少先队工作先进单位。三奶奶荣获“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的光荣称号,并出席全国优秀少先队工作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与她亲切交谈并合影留念,这是三奶奶一生中获得的最高荣誉,也是对她工作的充分肯定。三奶奶,在荣誉面前,不骄傲,不自满,更加勤奋努力地工作,由于教学成绩突出,获得了特级教师的称号,在她的晚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她终身的梦想。
岁月流逝,青山不老。三奶奶把青春献给了祖国的边疆,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如今,已是年近八旬的老人了,但她的身体还是那样的硬朗,面容还是那样的和蔼可亲,依然是那样的乐观、开朗、活泼,忘记了她的年龄,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像一棵不老的常青树。
在“六一儿童节”之际,我不由想起了为少先队工作作出过特殊贡献的三奶奶,衷心地祝愿三奶奶永远乐观、开朗、活泼,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