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动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走深走实,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松绑减负,大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连日来,弥勒市市场监管局持续创新监管方式、优化政务服务水平、简化办事流程,助力营商环境向上向好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实有经营主体84334户,同比增长4.04%。
去干扰,落实“企业安静期”制度。严格落实“企业安静期”制度,将每月1至15日设定为“企业安静期”,有效减少对企业的“多头执法”“重复检查”“随意监管”,干扰企业正常生产节奏,积极推动“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政企互动新模式,做到“有事服务好,无事不打扰”,为企业打造特定时间段免受非行政干扰的“宁静空间”,为企业营造静心干事、安心发展的良好环境。2025年以来,利用“双随机、一公开”开展涉企行政检查计划数82项,特殊情形涉企行政检查计划数70项,落实“企业安静期”要求涉企行政检查经营主体数596户,特殊情形涉企行政检查经营主体数377户,行政检查同比下降30.58%。

严执法,减少执法扰企行为。严格执行《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云南省涉企行政检查计划备案管理办法(试行)》,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现执法信息及时公示、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实现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营造公开透明、规范有序、公平有效的法治环境。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推行“首违不罚”“轻微免罚”,运用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执法方式,切实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截至目前,共办理普通程序执法案件142件,其中:从轻、减轻处罚案件103件,不予处罚案件32件,一般处罚或从重处罚案件7件。

重减负,推进部门联合监管。全面实施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完善双随机抽查清单、抽查计划、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实现涉企检查照单执行,杜绝任性执法;严格落实涉企行政检查计划备案管理制度、公示制度,严禁无备案开展检查;制定抽查工作方案,规范双随机监管流程,推行“综合查一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截至目前,制定2025年度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确定17个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涉及24个抽查领域27个抽查事项,动态更新监管对象库12万余条,动态更新执法人员库1254名。

促提升,实施精准有效监管。坚持精准化监管、差异化监管,全面推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全面推进“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指标体系建设,分级分类监管范围拓展至食品生产、特种设备、食品经营等专业领域;对低风险企业实施低频次低强度非现场检查,实现“无事不扰”;对高风险企业实施高频次高强度现场检查,实现“无处不在”。支持推动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为信用风险低、信用评价好的经营主体提供更多的“精准滴灌”帮扶,助力经营主体迸发发展活力。截至目前,共开展“三进经济主体”活动5000余场次,指导企业完成问题整改100余个,完成“个转企”93户,帮助4198户经营主体申请移出异常经营名录。

广宣传,大力营造良好氛围。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以“送法上门+精准服务”模式,通过走进企业大门、进入工厂车间,以座谈、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企业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并积极鼓励企业通过科技创新,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全力激发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内在动力。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1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为200余家企业解疑答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下一步,弥勒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聚焦政务服务难点、市场环境痛点、政策落实堵点,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简化办事流程,让更多优质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