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风农场大力发展葡萄产业,不仅引入多家酒厂,还由社区党总支牵头创办了葡萄果汁、葡萄酒加工厂,为农户的葡萄销售问题找到有效解决途径。2025年,东风农场葡萄种植面积达3万亩,培育出葡萄酒加工企业及小酒坊26家,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年加工量达6000吨。
近日,位于弥勒东风农场社区管理委员会的万亩葡萄园迎来丰收,一排排整齐的葡萄架挂满了诱人的果实,散发着香甜气息。
盛夏时节,弥勒东风农场社区管理委员会辖区内,万亩葡萄园迎来丰收盛景。作为云南省重要的葡萄产业基地,东风农场不仅以规模化种植著称,更通过深加工产业链的延伸,让“小葡萄”酿出“大经济”。

在东风片区葡萄种植面积最大的小平地社区,水晶葡萄进入最佳采摘期。水晶葡萄颗粒饱满、晶莹剔透。

藤蔓间,农户们穿梭其中,熟练地剪果、装运,田间地头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小平地社区村民 刘琼惠】:我家种了10亩水晶葡萄,最近先摘一批去酒厂卖,过段时间套袋的成熟去市场卖。亩产可达2.5吨,日均采摘1吨。

东风农场以葡萄种植为主导产业,培育出葡萄酒加工企业及小酒坊26家,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年加工量达6000吨,农户可直接将葡萄送至周边酒厂,销售渠道稳定畅通。

坐落于东风农场万亩葡萄园核心区的云南红酒庄内,一辆辆满载葡萄的货车接连驶入。

新鲜采摘的葡萄被快速倒上传送带,经过破碎、压榨等工序后,化为香气浓郁的葡萄汁。

随后,这些葡萄汁被运往陈酿车间,在橡木桶中静静酝酿,最终成为畅销市场的“云南红”系列葡萄酒。

【云南红酒庄总经理助理 王彪】:今年榨季从六月中旬开始,前期主要收水晶葡萄,平均价格2.5元每公斤,近期正大量收购玫瑰蜜葡萄品种,平均价格5-6元每公斤。

2025年,东风农场葡萄种植面积达3万亩,从田间到果汁,弥勒东风农场凭借万亩葡萄园的产业优势,以深加工为纽带串起“共富链”,驱动产业转型升级。葡萄经济正从田间地头延伸至市场终端,实现产业与民生的双赢发展。

2025年,东风农场葡萄种植面积达3万亩,从田间到果汁,弥勒东风农场凭借万亩葡萄园的产业优势,以深加工为纽带串起“共富链”,驱动产业转型升级。葡萄经济正从田间地头延伸至市场终端,实现产业与民生的双赢发展。

今年,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葡萄收购价格有所下降,这让依靠葡萄种植为生的村民们为销售问题深感烦恼。面对这一困境,东风农场积极行动,在小平地社区盘活居民委员会门口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的闲置篮球场,创建了葡萄果汁、葡萄酒加工项目——弥勒市平创服务管理有限公司,为葡萄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东风农场社区管理党工委副书记 信玉薇】:东风农场社区管理委员会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将保障农户利益、稳定葡萄产业根基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千方百计为农户“兜好底”。同时整合资源,鼓励社区成立集体控股的企业,弥勒市平创服务管理有限公司,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解除群众葡萄销售的后顾之忧。

近日,走进小平地社区的交售现场,一辆辆满载葡萄的车辆依次排列,工作人员当场测试葡萄甜度,随后现场签单。

交售的葡萄立马被倒上传送带,送入加工设备压榨成汁,整个流程高效有序。

【小平地社区种植户 王翠仙】:我家今年种了10余亩葡萄,这几天成熟了,拉到小平地社区交售比较方便,收的价格也实惠。

小平地社区拥有葡萄地9400余亩,年葡萄产量高达14500吨,是东风片区葡萄种植面积最多的社区,辖区居民收入主要依赖葡萄种植。社区通过整合资金600余万元建设的平创服务管理有限公司,让村民采摘下来的葡萄可直接运到社区进行交售,省去了诸多中间环节。
【小平地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 林勇】:现在我们果汁厂日收购量约40-45吨,按目前来看,今年收购量要突破约300吨,对我们整个辖区内的葡萄销售起到促进作用。

“家门口的车间”葡萄交售点,不仅方便居民就近出售自家种植的葡萄,通过集中收购,确保了葡萄的新鲜度和品质,减少了运输距离较远产生的损耗。同时,小平地社区筹备了25万元用于补贴葡萄收购,公司收购价比市场价格平均高出0.8-1元,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目前社区企业刚建成使用,但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社区企业还将结合“务工车间”生产经营用工需求情况,衍生多个岗位,直接带动周边居民就近就地就业和外出务工居民返乡就业。未来,集葡萄果汁、葡萄酒加工为一体的“务工车间”,将会让居民既能守住“乡愁”,又能收获“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