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29-134122-660
- 发布机构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0-10-12
- 有效性有效
弥勒市泥脖子矿业有限公司泥脖子煤矿整合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
云南良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受弥勒市泥脖子矿业有限公司委托开展泥脖子煤矿(整合技改项目) 45万吨/年整合重组改造升级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建设项目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公示,以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拟建项目环境保护方面的建议和意见,本次公示为第一次信息公示内容,欢迎公众积极参与,并提出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弥勒市泥脖子矿业有限公司泥脖子煤矿整合技改45万吨/年建设项目;
(2)建设性质:整合技改;
(3)建设规模:45万t/a。
(4)建设单位:弥勒市泥脖子矿业有限公司;
(5)建设地点:弥勒市弥阳镇瓦草村委会;
泥脖子煤矿位于弥勒市北东36°方向,直线距离约14公里处,地处弥勒市弥阳镇境内,为圭山煤田脚落沼矿段的一部分。
泥脖子煤矿在《云南省煤矿整顿关闭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红河州煤炭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方案的审查确认意见(第一批)》(云煤整审〔2014〕17号)中确认为“整合重组类”保留煤矿,由泥脖子煤矿整合毗邻的原弥勒县小平坎煤矿、弥勒县北头凹子煤矿,整合后转型升级规模为21万吨/年,该项目在2018年5月~12月期间完成了煤矿产能置换(红工信发〔2018〕93号)、项目核准(红工信发〔2018〕215号)及初步设计审批(红工信发〔2018〕249号)工作。后按照云政办发〔2018〕83号等文件精神,煤矿于2018年12月取得了21万吨/年改造升级30万吨/年方案的批复(红工信发〔2018〕279号),2019年取得了30万吨/年改造升级项目产能置换(红工能源煤炭〔2019〕93号)等相关手续。
吉田矿业有限公司吉田煤矿于2019年9月取得《云南省能源局关于云南弥勒吉田矿业有限公司吉田煤矿改造升级审查确认意见的批复》(云能源煤炭〔2019〕187号),明确吉田煤矿为整合主体,整合弥勒市宏庆煤矿及周边零星资源,实施45万吨/年煤矿项目改造升级建设,后因煤矿内部原因未开展后续相关项目手续的办理。
在上报省级备案的《红河州煤矿整治清单》中明确,以弥勒市泥脖子矿业有限公司泥脖子煤矿为主体(合法合规产能21万吨/年、产能置换完成30万吨),整合云南弥勒吉田矿业有限公司吉田煤矿(核定生产能力15万吨)整合后规划产能规模45万吨/年。整合重组后拟划定矿区范围由原泥脖子煤矿拟划定矿区范围、原吉田煤矿拟划定矿区范围及扩大空白区范围构成,矿井由21个拐点圈定,矿井面积2.922 km2,拟开采标高+1720~+1150m。矿井整合重组后矿井保有资源储量3930万t,设计可采资源储量约2672.4万t,矿井按45万t/a规模建设,服务年限为42.4年。
整合重组后主井工业场地利用原吉田煤矿工业场地,在原宏庆煤矿已复垦的工业场地内重新平整场地新建副平硐工业场地,开采中后期在拟划定矿区范围1号拐点附近新增北翼回风斜井工业场地。
全矿井拟划分为2个水平5个采区开采,其中南翼为+1200m水平划分为二水平,并设置1个+1330m辅助水平,布置一、四采区;北翼+1325m水平划分为一水平,布置二、三、五采区。首采区为+1200m水平一采区。
矿区水文地质属裂隙弱含水层充水为主的中等类型;矿区工程地质类型属地层岩性较复杂,有软弱夹层及局部破碎带影响岩体稳定,局部地段易发生矿山工程地质问题的层状岩类为主的中等类型;矿区内地形切割较深,雨季沟谷中常形成溪流,水土流失一般不严重,区域稳定性为较稳定区。矿井属高瓦斯矿井。煤尘有爆炸危险性,煤层自燃均为自燃。矿区内无地温异常,无热害。目前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现象不发育。矿区地质环境质量属中等类型。
二、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弥勒市泥脖子矿业有限公司
地址:红河州弥勒市弥阳镇瓦草村委会泥脖子煤矿
联系人:朱成
电话:13987417177
三、环评单位及联系方式:
名称:云南良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昆明市盘龙区白云路与万宏路交汇处锦悦四季花园 9栋1404室
联系人:徐云德
电话:13099950681
四、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
公众可以采取将公众意见表发送至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电子邮箱,或邮寄到建设单位。
五、公众提出意见起止时间
参与起止时间为:2020年10月12日至2020年10月23日
弥勒市泥脖子矿业有限公司
2020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