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29-133746-042
- 发布机构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8-11-15
- 有效性有效
弥环发〔2018〕138号弥勒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2018年全市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乡镇、东风农场管理局,机关各科室、直属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国家、省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部署和2018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要求,切实做好2018年我市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我局制定了《2018年全市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弥勒市环境保护局
2018年11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18年全市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要点
2018年,全市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新部署、新要求、新任务。按照国家、省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紧密围绕我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工作任务,扎实开展环境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宣扬生态文明思想和环境保护理念,不断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和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力度,为全面提升弥勒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邃内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积极传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把全市环保工作者凝聚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凝心聚力,勇于担当,为全市环保中心工作保驾护航。
(二)大力宣传,弘扬成绩。深入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以来,全市围绕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贯彻“生态立省、环境优先”战略,坚持“保护优先、发展优化、治污有效”原则,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强化污染防治,不断改善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宣传党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宣传我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新理念、新变革、新气象,讲好弥勒环保故事。
二、提升环境新闻宣传的影响力
(一)发挥好“弥勒热线”的宣传作用。围绕全市环保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选取一个主题,适时做客弥勒电台参加弥勒热线,深入宣传和解读我市环境保护重大政策措施,及时向社会公众传递权威、准确信息;及时回应公众关注度较高、群众反应强烈的环境问题,准确传递政策意图,及时反映环保工作进展,搭建共同发声平台。
(二)积极组织环保主题采访活动。围绕全市环保重点工作,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对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情况、云南省环保督察工作、污染防治攻坚战进行主题报道。组织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宣传活动,持续宣传反映我市环境治理取得的成效和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基本态势,增强公众对环境治理的信心。
(三)进一步做好深度报道和伴随式采访。与新闻媒体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络渠道,增强环境新闻宣传的主动性,适时邀请媒体、群众代表、热心人士举办通气会、解读会和环保业务知识培训班,对媒体关注的有关话题,积极组织回应。针对环保重点工作,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内容、载体,开展有吸引力、感染力的活动进行全方位的深度宣传报道。组织媒体深入一线进行伴随式采访报道,深入宣传正面典型,曝光环境违法案例。
三、充分发挥新媒体矩阵平台的宣传作用
(一)加强新媒体管理。加强对我市环保微信平台的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新媒体全时段、全方位的宣传优势,以“生态环境部发布”、“云南省环保厅”、“红河州环保局”微信为核心,把国家、省州市联动新媒体矩阵宣传“合力”功效发挥出来,大力开展对党的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的部署要求以及环保政策、法规、重点工作的宣传解读。从内容、方式和交互手段上,不断进行创新,多层次多角度打造好新媒体矩阵平台,传递环保正能量,引导公众更好地理解、支持、配合、参与环保工作,提升环保宣传的宣传效能。
(二)丰富新媒体产品。按照全国环保新媒体产品联展活动要求,针对国家的推送主题和全市宣传重点任务,设计制作高质量的新媒体产品,积极制定新媒体产品,在省厅微信平台筛选推送,并参加全国联展。动员全市环保工作者积极参加“一图一故事”宣传活动,并通过省厅微信平台进行展评。
(三)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充分发挥好各级网评员的作用, 加强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市环保局稳定联系至少1名网评员。各级网评员应及时回应对本级环保新媒体平台和“生态环境部发布”、“云南省环保厅”、“红河州环保局”微信平台涉及本地环保领域的网民留言,大力普及环保常识。加强对环境舆情的监测、跟踪、收集,视情组织多部门综合会商研判,分析态势、预测走向,提出对策建议,对公众关注的环境问题,把准舆论基调,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进行回应,切实增强舆论引导的主动性和主导性。
四、推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工作
(一)适时开展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加大环保设施面向公众开放活动的力度,不断总结和优化开放实施方案,推动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工作逐步实现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充分发挥各类环保设施在环境宣传教育中的专业优势,搭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开放平台,推进我市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工作,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关注环保问题,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二)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环保工作。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积极作用,让每个人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和共享者。组织社区、企业参加各类专业培训,不断提升政策法规意识和能力,引导培育环保社会组织专业化成长。持续加强与环保社会组织的合作,对城西社区进行重点培育,充分发挥其沟通政府与社会的桥梁作用。通过多种途径支持环保志愿者有序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在环保工作中积极征求意见、互动交流,增进互信,促进其对环保工作的支持理解,形成环保工作合力。
(三)引导公众践行绿色生活。继续推进环保宣传进机关、 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的“六进”活动,扩展内涵外延,扩大法治宣传融入度。继续做好绿色系列创建工作。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让公众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逐步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着力引导公众履行自身环保责任,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
五、提高社会宣传活动质量
(一)抓好重点时间节点宣传活动的开展。以“6.5”环境日、“12.4”宪法日、地球日、生物多样性日等为契机,提前谋划,周密部署,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环保宣传活动。
(二)开展环保主题实践活动。加强与宣传、教育部门和工、青、妇组织的联系,建立多部门联合宣传机制,动员全社会参与,积极开展“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营造广泛的宣传氛围,进一步提升广大市民对“低碳生活、绿色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在中、小学及社区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更加趋于大众化的环保主题课堂活动,提升广大青少年儿童的环境意识。
(三)制作高质量的宣传产品。围绕我市环保中心工作和热点问题制作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公益广告、宣传短片、微电影、图书等宣传品进行传播和推广。拓宽宣传工作视野,利用各种宣传产品宣传好与周边国家和兄弟县市的环保交流合作,积极拓宽我市环保宣传工作国际视野。
六、加强环境宣传教育队伍建设
(一)提高宣教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环保宣教人员的培训工作,着力提升宣教人员新媒体的应用能力,不断提升网络运用、网络舆论引导、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加强对各级环保宣教工作的检查和督导,树立宣教工作典型,加强人文关怀,全面增强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认真部署,抓好落实,层层传导压力,强化教育提醒,紧盯重点工作、重要岗位、环节和风险点,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打造风清气正的环保宣教队伍。
(三)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严格落实“严、真、细、实、 快”的工作要求,在落实落细落小上下功夫,在贯穿融入结合上做文章,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实效,增强环境宣教工作的传播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