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29-134315-854
- 发布机构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1-09-24
- 有效性有效
弥勒市“四措施”助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
6月16日,弥勒市召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启动会,标志着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将迈向更高的台阶,强调争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是建成滇中绿色发展强市的重要抓手、是改善民生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
近年,弥勒市积极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路径,湖泉生态园、甸溪河综合治理工程、太平湖森林小镇等成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性、标志性项目,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升,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为深入推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落实见效,一是要在发展绿色产业上下功夫。按照建成“三个示范区”的要求,切实打好“生态牌”,建好“产业链”,走好“转型路”,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做精生态农业;依托现代烟草加工及其配套产业发展,做强绿色工业;充分利用弥勒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持续巩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做优现代服务业。二是要在提升环境品质上见实效。守住生态保护红线,严控资源利用上线,积极构建优先保护、重点管控和一般管控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持续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全面推进国土绿化,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始终坚持“三个治污”原则,集中力量解决与群众紧密相关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巩固“美丽县城”建设成效,深入推进爱国卫生“7+2专项行动”,全面抓实城乡环境整治。三是要在培育生态文化上求突破。积极探索良好的生态环境转化机制,全面打造“两山”文化品牌,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把绿色文化作为全民素质教育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提升全民绿色发展意识;加快推动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转变,积极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四是要在创新体制机制上出实招。从严落实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坚持战略、问题及需求导向,主动融入国家碳中和、碳达峰行动,不断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突出绿色发展导向,将绿色发展成效作为考评干部的重要标尺,持续健全考核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