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29-134525-903
- 发布机构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9-04-03
- 有效性有效
弥勒市生茂加油站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简本)
2019年2月20日弥勒市生茂加油站组织加油站相关人员组成编制组,编制完成了《弥勒市生茂加油站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初稿。2019年3月20日,弥勒市生茂加油站相关人员对应急预案进行了内部评审,并对预案进行修改、完善。2019年3月29日弥勒市生茂加油站邀请相关专家及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现已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预案主要内容如下:
一、弥勒市生茂加油站基本情况
弥勒市生茂加油站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东山镇东山街冷库旁(坐标:经度:103°38′933″;纬度24°15′704″),于2018年建成运营。加油站总占地面积1300m2,建、构筑物占地面积962.52m2,预留用地414.26m2,总建筑面积799.34m2。主要设置加油区、油罐区、站房和辅助用房。油罐区共设置2个30m³的汽油罐储存95#、92#汽油;1个30m³的0#柴油罐,均为卧式埋地双层钢制油罐,为三级加油站。
2018年5月委托昆明阳光恒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了《弥勒市生茂加油站技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并取得“弥勒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弥勒市生茂加油站技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弥环发[2018]71号)。
2018年1月委托云南巨星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编制了《弥勒市生茂加油站经营危险化学品安全现状评价报告》;2017年9月编制了《弥勒市生茂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18年10月委托云南和亚消防检测评价有限公司编制《弥勒市生茂加油站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评估报告》。
弥勒市生茂加油站于2015年9月10日取得成品油零售经营许可证书,有效期为2015年9月10日至2020年9月10日;于2018年5月7日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2018年5月7日至2021年5月6日。
二、弥勒市生茂加油站内部应急预案体系
弥勒市生茂加油站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由《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和《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组成。
三、事件分级
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按外部分级和加油站内部分级。外部分级按照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均属于加油站不可控的突发环境事件,需要加油站以外的应急资源和社会力量。加油站内部分级按照突发环境事件的可控范围和严重程度,分为可控和不可控二个等级。
四、环境风险源识别与评价
加油站储存和经营油品(汽油、柴油),为来往车辆提供加油服务,运营过程产生废气(非甲烷总烃)、生活废水、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油水分离池浮油、油渣、油泥、废油和沾油棉纱等),其中,油水分离池浮油、油渣、油泥、废油等均属于危险废物。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中相关内容,结合加油站涉及的各类物质种类和数量,加油站涉及的环境风险物质主要是汽油、柴油,除此之外,生活废水和油渣、油泥(危险废物)也作为风险物质考虑。根据辨识结果,加油站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五、环境风险事件类型
加油站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件如下:
(1)站内柴油、汽油遇明火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引发环境污染;
(2)站内柴油、汽油泄漏,引发环境污染;
(3)化粪池生活废水外溢,引发环境污染;
(4)站内危险固废泄漏,引发环境污染。
六、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为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故,加油站决定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包括应急指挥部和各应急小组。设应急办公室为应急指挥部的常设机构,负责应急救援相关日常工作。应急办公室设在加油站办公室。应急救援机构设置情况如下:
1、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加油站法人阮金斌
副总指挥:加油站站长李永生
成员:加油站员工
2、应急抢险组:安全员蔡国成。
3、环保组:加油员阮叶华。
4、应急保障组:加油员杨家菊。
七、环境风险事件应急措施
1、卸油区跑、冒、滴、漏应急处理措施
(1)事故发现者马上关闭油罐闸阀和罐车阀门,并切断加油站内电源开关,同时通知站长。
(2)如跑、冒、漏出的油品数量较少,加油员组织人员对现场已跑、冒、漏出的油品用棉纱擦拭,待油品被充分吸收后将附有油迹的废棉纱清理干净,收集后做好台账记录,有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3)对跑、冒、漏出的油品数量较多时,视情况按响警铃及停止营业,对现场实施监控,全站进入戒备状态,严禁现场所有危害行为。加油站站长组织现场作业人员用沙土将泄漏油品四周围住,防止油品进一步外溢,物资保障岗位取来消防器材放至事故现场,作好警戒、疏散工作,其他岗位按职责分工作业。加油现场车辆全部推出。
(4)对能够回收的油品,由应急抢险组用不产生静电的容器进行回收。对无法回收的油品用沙土覆盖其表面,待其充分被吸收后将沙土清除干净,附有油迹的沙土统一收集后于专用密闭容器内储存。含油废沙属于危险废物,收集后做好台账记录,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5)如果量油口冒油,站长安排人员先将操作井周围用沙土围住,并取来消防器材放至周围,用不产生静电的容器将操作井内的油品进行回收到专业容器中,待沉淀2-10小时后,上层净油进行回罐,有杂质的油品由应急抢险组用不产生静电的容器进行回收、暂存,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置。
(6)检查人孔操作井内及周围是否有残留油液,并检查是否有其他可能产生危险的隐患存在。
(7)仔细查找跑、冒、漏油的事故根源,酌情处理:如属于计量失误,罐内油品已达最大安全容量,须停止卸油作业。同时上报站长,由站长安排将罐车内未卸完的油品进行移站处理;如属于管线与接卸油闸阀未密闭而造成的跑、冒、漏油应重新对管线进行连接,确保其密闭完好性,然后开启接卸油闸阀继续进行接卸油作业;如卸油管线破损可用木楔、棉纱、纯棉拖把抹布等进行堵塞。
2、加油区跑、冒、滴、漏应急处理
(1)事故发现者马上通知站长。
(2)如跑、冒、漏出的油品数量较少,加油员组织人员对现场已跑、冒、漏出的油品用棉纱擦拭,待油品被充分吸收后将附有油迹的废棉纱清理干净,收集后做好台账记录,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3)对跑、冒、漏出的油品数量较多时,视情况按响警铃及停止营业,对现场实施监控,全站进入戒备状态,严禁现场所有危害行为。加油站站长组织现场作业人员用沙土将泄漏油品四周围住,防止油品进一步外溢,物资保障岗位取来消防器材放至事故现场,作好警戒、疏散工作,其他岗位按职责分工作业。加油现场车辆全部推出。
(4)对能够回收的油品,由应急抢险组用不产生静电的容器进行回收。对无法回收的油品用沙土覆盖其表面,待其充分被吸收后将沙土清除干净,附有油迹的沙土统一收集后于专用密闭容器内储存。含油废沙属于危险废物,收集后做好台账记录,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3、火灾、爆炸应急措施
(1)事故发现者马上关闭油罐闸阀和罐车阀门,停止加油及卸油作业,至配电房切断电源,并通知站长。站长及时按响警铃,应急抢险组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尽力扑灭初期火灾。
(2)站长要根据火势进行灭火指挥,当初期小火时,可迅速使用加油岛、卸油区放置的灭火器和消防沙、消防毯等进行灭火。
(3)环保组维持加油站内加油车辆及人员的秩序,必要时进行疏散,视火势扑救情况报火警,并将现金、账簿和重要凭证放至保险柜后参加扑救工作。
(4)如火势继续扩大,加油站内消防器材无法扑灭,值班人员应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组织应急抢险组员工撤离到安全处,应急总指挥应马上组织全体人员撤离火场,禁止任何人员、车辆进入加油站并立即疏散人群,指挥车辆撤离现场,并在站外安全区域等候消防车辆及消防人员。
(5)员工在灭火同时应保证自身安全。当消防队赶到现场后,与消防队共同灭火。
4、油罐渗漏应急处置
(1)发现人立即大声向现场人员及站长呼喊示警,严禁操纵现场电源控制开关,停止站内一切加油作业。严禁站内司机启动车辆,疏散现场人员车辆;
(2)若正在进行卸油作业,接卸人员应立即关闭卸油阀,停止卸油作业,拆除卸油胶管,关闭卸油口、油罐计量孔,引导油罐车驶出站外安全;
(3)将站内人员、车辆疏散到站外,在进站口设置警戒带隔离,阻止无关车辆驶入站内,在警戒区域内的车辆,严禁启动,严禁操纵车内各种控制开关;
(4)阀门及法兰处泄漏时,可调整法兰间隙或相对位置,紧固密封元件的方法止漏;地埋油罐发生渗漏时,采取倒罐或移库的方式将泄漏油罐油品转移。
(5)对罐池内被油品污染的砂土进行清理,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置。
5、化粪池溢流应急处置
(1)发现人立即大声向现场人员呼喊示警,严禁站内一切用水活动;
(2)对卫生间进行封闭处理,禁止员工及外来人员如厕、洗手等活动;站内工作人员停止炊事、洗漱活动,直至事故处理结束;
(3)若溢流量较小,发现者直接使用铲子铲些砂土进行覆盖、吸附,防止其进入地表水环境;若溢流量较大,发现者使用锄头、铲子挖铲周围砂土,设置围堰,对溢流废水进行围堵,委托周围农户清运、作农肥。
(4)及时将化粪池内现有污水和粪便清运至周围农户耕地作农肥使用,后期定时清运。
6、危废泄漏应急措施
(1)一旦危废暂存间内危废贮存容器破裂,发现人立即报告站长;
(2)使用铲子将泄漏危废转移至备用危废贮存容器内,并使用砂土对危废泄漏沾染区域部进行覆盖、吸附,再用铲子将沾有危废的砂土铲至危废贮存容器内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内,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置,破损容器内剩余部分转移至备用贮存容器内,禁止用手接触。
八、风险等级评估结论
本评估报告参照《中国石化环境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中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方法,加油站Q值为Q1,风险控制水平为M1类水平,环境风险受体为类型1(E1),加油站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为一般环境风险(Q1M1E1)。
九、应急资源调查结论
本次从人、财、物三方面对加油站应急资源进行调查,加油站建立有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和应急救援队伍,按照国家和行业有关安全、环保、消防相关规定配置了必要的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对需要改进的项目采取改进措施后能够承担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的救援任务需要,具备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