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29-134529-646
- 发布机构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9-07-02
- 有效性有效
弥勒大石桥加油站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基本情况调查
1.1公司基本概况
(1)企业名称:弥勒大石桥加油站
(2)法人:李鲜红
(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3252673808313X7
(4)地址:云南省弥勒市弥阳镇水碓村石桥沟
(5)邮编:652399
(6)经营范围:汽油、柴油销售。(以上经营范围中涉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项审批,按审批的加油站和时限开展经营活动)。
(7)加油站人员6人,加油站年工作365天。每天工作24小时。
(8)环保手续办理情况
弥勒市大石桥加油站于2012年3月编制完成《弥勒市大石桥加油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并于2012年3月30日取得了环评验收批复。
1.2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调查
根据建设加油站性质和所处位置,对加油站场地周围进行了实地调查,本加油站工程评价的范围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禁止开发生态红线。本加油站评价区周边环境关系详见表1-1。
环境 要素 |
保护目标 |
方位 |
距离 |
受影响人口 |
保护级别 |
大气 环境 |
甸溪河
|
西面 |
900m |
50人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
|
|
北面 |
500m |
500人 |
|
|
大路溪 |
西面、西南面 |
700m |
800人 |
|
|
滇东南市场 |
东北面 |
800m |
2000人 |
|
|
一乘驾校 |
东面、东南面 |
150m |
100人 |
|
地表水 |
甸溪河 |
西面 |
900m |
/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水质标准 |
地下水环境 |
加油站水文地质单元 |
地下 |
/ |
/ |
《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2017)Ⅲ类标准 |
1.3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调查
1.3.1加油站平面布置
加油站位于弥勒市弥阳镇水碓村锦屏路岔口,设置4个双层油罐+防渗池,总存储量为140立方米(其中:30立方米汽油3个、50立方米柴油一个),柴油这半后25立方米,管线采用双层复合管线铺设,加油站设置一个三级油水分离池,一个三级化粪池,消防沙池装2立方米细沙,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沉淀后排入加油站西面国道326旁小沟内,经小沟流入甸溪河,加油站设二次油气回收功能。
1.3.2加油站设备
加油站运行主要生产设备:
序号 |
设备名称 |
型号 |
单位 |
数量 |
位置 |
备注 |
1 |
储油罐 |
0#柴油(50m3) |
个 |
1 |
油罐区 |
埋地卧式承重双层罐 |
92#(30m3) |
个 |
1 |
埋地卧式承重双层罐 |
|||
95#(30m3) |
个 |
1 |
埋地卧式承重双层 |
|||
98#(30m3) |
个 |
1 |
埋地卧式承重双层 |
|||
2 |
潜油泵 |
美国红夹1.05HP |
个 |
4 |
/ |
|
3 |
加油机 |
双枪双油品潜油泵型 |
台 |
6 |
加油区 |
/ |
4 |
加油枪 |
5-50L/min |
支 |
12 |
|
1.3.3生产工艺流程
加油站运营期工艺主要包括卸油、加油。
(1)卸油
油罐车进站后,在确认油罐车安全设施齐全有效后,引导油罐车进入卸油场地,接好静电接地,备好消防器材;在油罐车熄火并静止15分钟后,作业人员方可计量验收作业;采用常压自流卸油方式,核对接卸油品的品种、牌号与油罐储存的油品品种、牌号一致后,连接卸油胶管,卸油快速接头应连接紧固,胶管保持自然弯曲;再一次核对卸油胶管连接正确后,停止与收油罐连接的加油机加油作业,缓慢开启卸油阀门卸油;卸油过程中,加油站接卸人员与司机必须同时在现场进行监护;卸油完毕,关闭卸油阀,拆卸卸油胶管,盖严卸油帽,整理好静电接地线,清理卸油现场,将消防器材等设备、工具归位。雷雨天不得进行卸油作业。
(2)储油
储油罐均为地埋卧式钢制双层油罐,采取了防止油罐上浮的抗浮措施,油罐内设阻隔防爆装置,外表面进行防腐处理后上部回填细砂保护层处理,每罐设置1根10.5米高通气管,每个通气管口安装阻火器1个。
(3)加油
根据客户所需油品类型,利用加油机自带的油泵将油品由储油罐中吸到加油机中,经泵提升加压后给车辆加油,每个加油枪设单独管线吸油。
(4)油气回收
油气回收包括卸油(一次油气回收)和加油(二次油气回收)油气回收,油罐车配备油气回收系统,采用密闭卸油方式卸油,油料从罐车卸进地下储油罐,油罐内油气返回到油罐车内,由油罐车运往油库进行回收,油罐车往返运输过程能够保证汽油和油气不泄漏。加油机配置油气回收专用油枪、油气回收胶管、油气分离器、真空泵等组成的回收系统将油气收回地下储油罐,在卸油时返回到油罐车内,由油罐车运往油库进行回收。
一次油气回收系统:即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国家环保总局《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定义为“将油罐汽车卸汽油时产生的油气,通过密闭方式收集进入油罐汽车罐内的系统”。一次回收,是针对油罐汽车的改造。采取密闭措施,用一根软管将加油站油罐上的呼吸阀和油罐汽车相连接,形成一个回气管路。油罐车通过卸油管路卸油的同时,加油站油罐中的油气通过回气管路回到油罐车,达到油气回收的目的。油罐车将油气带回油库进行处理。
二次油气回收系统:即加油油气回收系统。国家环保总局《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定义为“将给汽车油箱加油时产生的油气,通过密闭方式收集进入埋地油罐的系统”。二次回收,是针对加油机加油枪的改造。采用带回气管的加油枪,在给汽车加油的同时,用真空泵将汽车油箱中的油气抽吸回加油站油罐。《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二次回收系统的气液比为1~1.2:1,根据加油站设计资料,二次回收系统的气液比为1:1.1,二次回收系统收集的油气在管道内通过液阻的作用部分凝析为液体进入储罐。
1.3.4加油站主要生产设备及环保设施表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型号 |
数量(个) |
备注 |
1 |
0#柴油罐 |
50 m³(折半) |
1 |
新油罐,已做防漏处理 |
2 |
汽油罐 |
30 m³ |
3 |
|
3 |
双枪电脑税控加油机 |
双枪 |
2 |
外购新的加油机 |
3 |
四枪电脑税控加油机 |
四枪 |
2 |
外购新的加油机 |
序号 |
环保设施名称 |
数量 |
备注 |
1 |
雨污分流系统 |
1 |
已建 |
2 |
储油区防渗漏措施 |
1 |
已建 |
3 |
油水分离池 |
1 |
已建 |
4 |
化粪池 |
1 |
已建 |
5 |
危险废物暂存间 |
1 |
已建 |
6 |
油气回收系统 |
3套(分别为卸油回收和加油油气回收) |
已建 |
1.4污染物产生及处置情况
1.4.1废气
加油站营业期废气排放主要为非甲烷总烃废气。
加油区非甲烷总烃废气主要为卸油过程、存储过程、加油过程以及成品油滴漏过程中产生的。具体情况如下所述:
卸油过程:油罐车与地埋式储罐通过卸油软管密封连接,且安装了一次油气回收装置,减少了非甲烷总烃气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存储过程:由于昼夜温差变化,引起地下油罐压力变化,形成油罐“小呼吸”现象,导致少量油蒸汽外排。加油过程中,由于储油罐油量的减少所引起的“大呼吸”作用,会有部分油蒸汽产生。油气通过呼吸阀呼出,减少了非甲烷总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加油过程:加油机安装了二次油气回收系统,加油过程中产生的油气经回收系统回收后对外环境影响较小。
成品油滴漏过程:加强对加油站的日常管理、维护,减少成品油滴漏现象的发生,非正常经营下汽油、柴油滴漏出来,采用消防沙对滴漏汽油、柴油进行清理,减少了非甲烷总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加油站无组织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要求。
1.4.2废水
加油站营业期实行雨污分流,站内初期雨水通过加油罩棚下的沟渠引至油水分离池(1套,3m3)处理后排入省道西南面小沟。营业期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初期雨水和员工及顾客日常废水。
①初期雨水:加油站在加油、卸油等过程不可避免的产生油品的滴漏,在降雨时收集的雨水中含有少量石油类污染物,直排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加油站在靠近261省道一侧设置1个容积为3m3的三级油水分离池对初期雨水进行预处理。
1.4.3固体废弃物
加油站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跑冒滴漏含油废沙以及清洁油罐产生的油罐残渣。
油水分离池油渣、废砂均属于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清运处置;储罐按我公司要求4年清洗一次,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储罐油泥进行处置,取得环保五联单,固体废弃物处置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