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29-134630-383
- 发布机构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8-08-20
- 有效性有效
弥勒市环境保护局工作简报(第一期)
弥勒市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简报
2018年环境执法大练兵启动后,弥勒市以战养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多形式、多渠道将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和“双随机”、中央“回头看”日常监管相结合,将执法落到实处,通过以战养战增强环境执法力度、提高环境执法质量,提升环境执法威慑力,深入推进全市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严查严惩严处环境违法行为。2018年1-7月,共对辖区内134家企业开展环境监察,出动执法人员360余人次;共对19家涉嫌环境违法企业进行了立案查处,共处罚金80.40758万元,并对2家涉嫌环境违法企业实施查封扣押,对1家涉嫌环境违法企业负责人进行移送行政拘留。
(图为市级领导到企业就环境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后督察)
因近段时间弥勒市雨水充沛,降雨量大,市环保局执法人员坚持源头控制、防患未然的原则,开展汛期环境隐患排查,要求各企业加强巡查、开展自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消除,杜绝在汛期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并督促企业做好环境应急演练,并将执法情况及时向社会公示,接收监督,凝聚社会力量,加大执法力度,推动环境保护,将全民参与环境保护落到实处。
(图为市级领导到企业就环境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后督察)
同时按照《弥勒市2018年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工作通知》要求,以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为原则,分类分步推进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目前全市22家企业已完成《污染源达标排放评估报告》编制,污染源达标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和环境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环境守法良好氛围基本形成。
(图为市环境保护局执法人员对厂界噪声进行监测)
为进一步规范环境保护日常监管工作,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有序开展“双随机”环境执法检查,打破以往执法模式,全面运用“双随机”检查模式,严打环境违法行为。2018年1月至6月,对辖区内的67家企业分成重点排污企业13家、一般排污企业47家、特殊监管企业7家,按照抽查方式和抽查比例,采用摇号软件随机选派环境监察人员、随机抽查污染源企业的“双随机”检查模式。检查内容为企业厂区环境现状,重点检查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行、污染物排放、危废、固废管理、环评办理、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等情况,对随机检查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从严从重进行查处。
(图为市环境保护局执法人员对污水处理站处理废水进行监测)
通过上下联动,加大执法力度,保障饮用水源安全,按照《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环监〔2018〕25号)要求,经生态环境部现场督查,督查组交办弥勒市洗洒水库取水口处防护措施不到位,警示标志不完善,无视频监控设施的问题,针对交办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按时上报问题整治工作进展情况,目前,存在问题已整改完成,并销号。
(图为督察组督查弥勒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洗洒水库)
明确执法重点,扎实开展化工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根据《云南省环境监察总队关于印发开展长江经济带(云南区域)化工污染专项执法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南监通〔2018〕26号)要求中涉及我市的化工生产企业和化工园区进行排查对化工园区、化工企业和在建化工项目全覆盖,不留死角再次开展排查活动,2018年1月-7月,共对园区内10家重点企业进行排查,对5家企业存在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推动实现化工企业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
(图为州、市执法人员在对化工企业开展联合执法)
深入落实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工作,落实加油站环保审批手续、地下油罐双层罐更新或防渗、油气回收治理等监督检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将涉及加油站环保手续、储油罐防渗、油气回收工作等纳入到日常检查管理。2018年4月-5月,共对辖区内的50余家加油站的罐体、防渗设施、油气回收装置、环评手续等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建立台账资料,为下一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图为环境执法人员正在对加油站进行检查)
坚决贯彻执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工作理念,认真办理各类环境污染投诉案件。2018年1月至6月,共计受理74件,其中来电投诉15件,来访投诉7件,12369环保热线投诉45件,转办件7件。其中噪声扰民投诉35件,水污染投诉5件,大气污染投诉25件,固废1件,其他9件。共计出动执法车辆80余次,执法人员160人次。74件投诉件已全部进行调查处理,查处率100%,结案数74件,结案率100%,满意度100%。
(图为朋普镇和市环保局执法人员正在对污染投诉进行调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