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政府信息公开

  • 索引号
    20240930-111229-758
  • 发布机构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4-04-08
  • 有效性
    有效

弥勒市红十字会2023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报告

   

    弥勒市红十字会2023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是中国红十字会法赋予红十字会的法定职责,自2013年弥勒市红十字会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积极推进持证和普及培训有序开展。随着弥勒市爱国卫生城市创建和健康县城建设,应急救护培训被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弥勒市红十字会围绕应急救护“五进”(进社区、 进农村、进学校、 进企业、进机关)工作,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公众参与应急救护培训中的主体作用,积极推动红十字救护培训普及,不断提高应急救护知识在人民群众中的知晓率和群众自救互救意识。2023年,共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20179人,其中持证培训5158人、普及培训15021人,2023年应急救护培训上年结转资金7.98万元全年收入43.69万元,全年支出数为36.51万元,完成率70.66%。

  (二)项目绩效目标。按照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本部门对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开展了绩效目标管理,共编制绩效目标覆盖率达到100%。我会制定了2023年整体目标:我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红十字会的指导下,开拓创新、履职尽责,积极开展救助、救护、三献实施等工作,发挥党委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和桥梁纽带作用。

  (三)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1.项目组织情况

  项目由弥勒市红十字会负责前期规划、资金管理、培训质量监督等工作。

  2.项目管理情况

  项目由红十字会负责实施;弥勒市红十字会定期或不定期深入现场督查项目实施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严格项目资金使用管理,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挪作他用,按协议、按进度及时拨付,确保项目资金的有效使用。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1.绩效评价目的

  了解弥勒市红十字会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和取得的成效,总结项目资金管理经验,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项目资金管理,完善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为指导预算编制和申报绩效目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

  2.绩效评价对象

  本次绩效评价涉及项目1个,为应急救护培训。

  3.保障范围

  保障弥勒市机动车学员及广大群众学习到应急救护培训知识。

  (一)绩效评价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抽样等。

  1.绩效评价原则

  (1)价值导向原则: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应能够反映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益性、有效性原则,体现财政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的价值导向。

  (2)重要性原则:根据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筛选,选择最具代表性、最能反映评价要求的指标。

  (3)可比性原则:在相似项目之间有共同的指标,不同项目之间的衡量结果可以相互比较。

  (4)综合性原则: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深化,两者相结合系统反映财政支出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5)经济性原则:指标的选取要考虑现实条件及可操作性,数据的获得应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在合理成本的基础上收集信息。

  2.绩效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1号

  (2)《云南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

  (3)《政府会计准则》;

  3.绩效评价体系

  (1)指标设定

  绩效指标指用于测量公共支出效果的指数或指数体系。绩效指标可以是某一独立指标,也可以是由多项指标组成的体系。科学的绩效指标是实现公共管理科学化的前提。

  评价指标体系是根据财政支出项目进行评价的目的、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内容,以及财政支出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采用适当的方法,确定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然后,运用适当的方法,确定各个指标相对于项目总体绩效的重要性,并用数量化的方法表示出来,即赋予每个指标一定的权重;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参照标准,即明确指标的标准值。

  (2)指标权重设定

  该项目管理类指标占全部权重的50%,包括项目立项、资金落实、项目业务管理、项目财务管理;项目绩效类指标占全部权重的50%,其中项目产出类指标占30%,项目效果类指标占20%。

  (二)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前期准备阶段

  主要是组建评价工作小组,了解评价项目基本情况,设计有关基础数据表格,下发项目执行单位需要准备的资料清单等。

  2.信息采集复核阶段

  项目执行单位进行初步准备后,评价小组先后深入项目执行单位以实地察看、面访、查阅相关资料、核查财务凭证及账簿等多种形式采集信息,复核基础数据和评价证据,并多次就相关资料的补充、完善进行沟通。

  3.指标体系设计论证阶段

  评价小组在收集各类基础数据,制作基础表格后,根据指定的评价方法,结合项目特点,开始设计项目产出和项目效益类指标。通过评价小组的集体商议,初步形成了既能体现评价意图又切合实际的系列指标。进一步修改完善指标体系,合理确定各指标权重,制定评分标准。

  4.数据分析和报告形成阶段

  完成系列基础性、前置性工作后,评价小组开始集中精力进行数据分析及指标计算比较,按规范格式撰写绩效评价报告初稿,并送有关方面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后出具正式报告。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自评表)

  (一)绩效评价综合结论。

  附件:弥勒市红十字会2023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表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等。

  附件:弥勒市红十字会2023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表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分析。

  1.项目立项

  项目立项规范。项目是按照规定的程序设立,所提交的文件、材料符合相关要求;

  绩效目标合理。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党委政府决策;与项目实施单位职责密切相关;项目为促进事业发展所必需;项目预期产出效益和效果符合生产的业绩水平;

  绩效指标明确。项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与项目年度计划数相对应;与预算确定的项目资金量相匹配。

  2.资金落实

  资金到位率。预算资金到位比较及时,保证了项目进度。

  到位及时率。资金及时到位,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二)项目过程情况分析。

  1.业务管理

  招投标手续完整。项目的招投标手续完整,保证了项目的合规性。

  制度执行有效。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项目实施的人员条件、场地设备、及时落实到位。

  项目质量可控。已制定相应的项目质量要求;采取了相应的项目质量检查、验收等必需的控制措施。

  2.财务管理

  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已制定相应的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细则。

  资金使用合规。资金使用合规,支出依据规范,无虚列支出,

  财务监控有效。采取了相应的财务检查等必要的监控措施。

  (二)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项目产出实际完成率、验收合格率均达到绩效目标。

  (三)项目效益情况分析。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持续影响效果好。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按照中央、省、州有关绩效管理的文件要求,建立健全绩效管理机制,并依此开展相关工作。

  (二)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建立《弥勒市红十字会财务管理制度》《弥勒市红十字会内部控制制度》等管理制度及办法。

  (三)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大力推进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意识培养,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质量,建立健全部门预算绩效管理配套机制、完善部门预算绩效自评和公开等工作。

  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绩效目标及绩效指标填报质量有待加强。主要原因是科室预算绩效管理理念还未深入,预算绩效管理主体意识不强,未将预算绩效管理作为加强预算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管理,绩效管理工作大都为被动应付。

  (二)编制绩效目标的不确定因素较多,绩效指标设置不够规范、完整,绩效指标设置难以全面涵盖,未能准确反映当年绩效目标任务;今后,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市红十字会将不断改进和细化绩效目标内容及指标体系,根据工作重心做出相应调整,切实推动绩效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七、有关建议

  (一)加强项目管理,进一步明确、细化责任分工,制定项目完成时间表,促进各项工作按时完成。

  (二)建议开展学习培训,加强业务指导,进行经验交流,提高项目绩效编制工作。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附件:弥勒市红十字会2023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表

  弥勒市红十字会

  2024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