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政府信息公开

  • 索引号
    20240930-111347-443
  • 发布机构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4-04-02
  • 有效性
    有效

弥勒市林业和草原局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报告

  弥勒市林业和草原局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1.简述部门职能 

  弥勒市林业和草原局负责林业和草原及其生态修复保护的监督管理;组织林业和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和造林绿化工作;负责森林、草原、湿地资源的监督管理;监督管理荒漠化防治工作;负责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监督管理,以及陆生野生动物栖息地调查、管理;组织开展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拟订及调整市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植物名录;监督管理各类自然保护地;拟订各类自然保护地规划;负责推进林业和草原改革和产业发展相关工作;贯彻执行林业和草原资源优化配置及木材合理利用政策,以及相关林业和草原产业国家、省、州标准并监督实施,组织、指导林产品质量监督,指导生态扶贫有关工作和国有林场基本建设和发展;组织林木种子、草种种质资源调查,组织建立种质资源库,负责良种选育推广,管理林木种苗、草种生产经营行为,监管林木种苗、草种质量;落实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有关要求,组织编制森林和草原火灾防治规划和防护标准并指导实施,指导开展防火巡护、火源管理、防火设施建设等工作;负责林业和草原科技、教育、宣传、培训等工作;负责依法可食用陆生野生动物从驯养繁殖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2.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弥勒市林业和草原局是弥勒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为正科级,设6个内设机构(办公室、生态保护修复科、资源林政保护管理科、林业草原改革与产业发展科、公益科、执法大队);所属事业单位9个(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野生动植物保护暨自然保护地工作站、林长办公室、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队、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林草工作站、林火监测中心、竹园国有林场、弥勒市苗圃)。 

  2023年单位编制数年初99人,(其中:年初行政10人,工勤2人,事业87人);年末98人,年末行政21人(执法大队增编11人),工勤1人,事业76人); 年初在职人数为94人,年末在职人数为91人,变动原因:调入4人,招录1人,调出1人,退休7人。2023年年初离退休人员54人,死亡2人,新增退休7人,年末实有离退休人员59人。2023年年初遗属10人,年末遗属11人。车辆编制0辆,实有车辆24辆。 

  3.2023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任务情况 

  (一)齐抓共管,全面推进林长制纵深发展。一是完善制度建设。修改完善制度体系,进一步调整领导机构、组织体系和市级领导挂联乡镇机制,目前全市设有市级林长14名、乡镇级林长159名、村级林长154名,共有市级督察11人、乡镇(街道)督察15人。二是压实各级林长责任。市级双总林长签署发布2023年第1号、2号总林长令,召开2023年总林长大会、总督察会议,进一步压实各级林长责任,全市各级林长和护林员全年使用“林长通”APP巡山护林达15.66万人次。三是全面强化督察督导。2023年,全市共开展督察16次,发现问题38个,提出意见建议2条。各乡镇(街道)及时制定整改措施,认真抓好整改落实,上报整改工作情况报告25份,对应完成问题整改38个,整改率100%;开展林长制工作成效“红黑榜”评比2次,报送红榜2家、黑榜2家。2023年,上报省林草局“弥勒市林长制改革创新举措”,争取成功申报国家林长制激励县市。 

  (二)夯实基础,高效实施林业生态建设。一是开展国土绿化修复。实施2023年滇东南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保护和修复14602亩,本年度内要求完成落地上图任务数11682亩,目前已完成12773.1亩,完成率109.3%;完成整地13212.5亩,完成率90.48%。全市全年参与义务植树人数36.33万人,完成义务植树126.29万株,完成计划任务的110%,尽责率达100%;新建“云峰山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弥勒市工业园区基地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二是推进国土绿化提质增效。完成2023年“双重”造林计划上图6万亩;开展退化林本底评估面积13.57万亩,完成率100%;以市树市花和乡土树种选育为重点,全年培育苗木12.5万株,现累计存圃各类绿化苗木达32.5万株。三是抓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施森林调查监测面积369.52万亩,监测率100%;发生林业有害生物5.16万亩,防治率100%;成灾面积0.49万亩,成灾率2.02‰;草原有害生物防治面积0.5万亩,成灾率0.31%。四是有序推进林草湿资源调查与监测。开展天然林调查核实,完成省级公益林优化面积25.57万亩;开展草原基况县级自查并配合省州完成验收,草班合格率92%、样地合格率100%;完成弥勒市森林、草原和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全域调查,共发现并采集外来入侵陆生植物91种,水生植物5种,无脊椎动物8种,脊椎动物3种,病原微生物2种。五是开展生态效益资金兑现。落实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林补助、造林补贴、林业贷款财政贴息等多项涉林惠农政策,共计兑现资金2862.79万元。六是加快数字林草建设。2023年,新建西一镇(龙潭坡)、巡检司镇防火卡口试点2个,新增森林防火监控点位9个,目前全市森林防火监控点位共计27个、总覆盖面积约为1532平方千米,视频监控覆盖区域达到全市森林覆盖面积的80.25%。 

  (三)压实责任,扎实抓好林草湿资源管理。一是加强森林资源管护。继续严格执行天然林禁止商品性采伐政策,全年共审核、发放林木采伐证1991份,采伐面积1645.7806公顷,林木采伐蓄积量59264.046立方米,出材31689.7165立方米。开展全市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建立古树名木档案169份,植物挂牌89块。二是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2023年,全市共接收、处置省、州下传的卫星热点13个,一般火情12起,全市没有发生因森林草原火情造成人员伤亡安全事故。三是开展耕地流出涉林涉草排查整改。圆满完成推进耕地流出涉林涉草问题核查整改任务,全市排查整改面积2.13万亩。四是强化森林督查。紧紧围绕“四个到位”严格开展森林督查,2023年上级下达第一二期森林督查疑似图斑共计298个面积92.4203公顷,经核实判定违法细斑173个面积9.598公顷,2023年已全部查处整改到位,整改率100%。五是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组织开展野猪猎捕专项行动和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捕猎野猪58头,查办涉野生动物刑事案件25起、行政案件5起,收容救助野生动物67只。六是严格林草行政执法。成立弥勒市林业和草原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从严开展林草行政执法,全年共查处林业和草原行政案件161起。 

  (四)协调保障,助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一是做好林地要素保障。统筹做好项目使用林地定额的测算、使用和监督管理,进一步优化建设项目林地要素保障服务,全市全年报批使用林地建设项目46个,占用林地面积107.76公顷,缴纳植被恢复费892.77万元。二是盘活资源,以项目助推林业经济发展。以国储林建设为核心,盘活竹园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积极推进红河州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云南弥勒全域林业生态示范项目和弥勒市竹园国有林场林业产业项目,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提升全市林业发展质量。三是积极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2023年,国家森林城市测评体系(县级城市部分)21项指标材料已全面达标,经省林草局推荐转报国家林草局开展评审,目前正在评审中。四是推进林业产业继续发展。深入挖掘林业生态资源的优势和潜力,继续探索、实施东山万亩华山松林菌、林药等林下经济产业,积极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不断推动林产业向中高端方向发展,全年林业产值实现76.42亿元。2023年,弥勒市新增省级森林乡村31个,全市省级以上森林乡村达98个,占全市109个有林地村的89.9%。 

  (二)当年部门履职总体目标、工作任务 

  按照省州林草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高质量率先开放发展为目标导向,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统筹推进林草生态建设、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文化和生态产业发展,努力提升林草生态产品和优质林产品供给水平,为弥勒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林草新贡献。 

  (三)当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1.开展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实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退化林修复。统筹开展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开展湿地修复、城镇和通道面山工程生态环境修复、矿区生态修复等。 

  2.以林长制为抓手,实现资源整体管护。全市森林管护面积341.68万亩,其中:国有林66万亩、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管护面积82.31万亩(国家级64.12万亩、省级18.19万亩)、其他林草原湿面积193.37万亩。聘用护林员732个,其中:聘用生态扶贫护林员300个,聘用集体公益林护林员301个,聘用天保护林员131个。2023年,在现有18套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基础上,增补9套点位,总覆盖面积约为1532平方千米,视频监控覆盖区域达到全市森林覆盖面积的80.25%。 

  3.持续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行动。2023年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内,全市不发生有影响的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 

  4.开展林草有害生物防治行动。发生林业有害生物5.16万亩,防治率100%;成灾面积0.49万亩,成灾率2.02‰;草原有害生物防治面积0.5万亩,成灾率0.31%。种苗产地检疫率达100%,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常发区监测覆盖率达到100%。 

  (四)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开展情况 

  1.加强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学习和宣传 

  利用每周例会、QQ和微信等方式组织学习《云南省预算指标核算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和《弥勒市预算绩效管理考核办法》等有关预算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在职工心中牢固树立“讲绩效,重绩效、花钱必问效、无效必追责”的绩效管理理念。 

  2.加强领导,建章立制,确保绩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开展 

  一是领导重视。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各科室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预算绩效管理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财务室,由财务室具体负责日常考核工作,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得到落实。二是建章立制。把制度建设作为开展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根据市财政绩效考核办法和一系列预算绩效文件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弥勒市林业和草原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实施细则要求绩效目标应当清晰反映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生态保护恢复资金、省级林业专项资金、州级资金、县级资金的预期产出和效果,与任务数相对应,与资金量相匹配,从数量、质量、时效、成本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细化。进一步明确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科室在预算绩效管理中的主要工作职责。领导小组根据工作需要和财政部门要求,实施绩效目标执行监控,重点监控各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设定的绩效目标,发现绩效运行与原定绩效目标发生偏离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三是拟定绩效指标,明确各项目重点和要点。绩效指标的本意在于对工作目标的跟踪,财务室对科室申报的所有预算经费进行梳理审核,从项目的明细资金测算到立项依据、项目内容和目标、实施周期、投入总额、本年度预算目标等方面进行综合审核,并形成绩效目标表及相关材料,提交局党组局务会审议。四是建立行业预算管理指标体系,推进预算编制的标准化、精细化。五是预算绩效管理考核领导小组对年初设定的项目绩效目标进行跟踪问效。 

  (五)当年部门预算批复及整体支出安排情况 

  1.预算批复情况 

  2023年市林草局部门预算2145.51万元,部门批复2145.5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330.06万元,项目支出815.45万元。 

  2.整体收支情况 

  2023年市林草局年初结转1467.6万元,本年收入7939.03万元,基本支出1666.08万元,项目支出6272.95万元;本年支出7298.41万元,基本支出1666.08万元,项目支出5632.33万元,结转1465.42万元。 

  3.预算执行情况 

  市林草局2023年收入7939.03万元,2023年支出6625.96万元,当年预算执行率为91.93%,年末未支付资金639.634万元(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经费208.21万元、新一轮退耕还草补助经费90万元、林木良种培育补助经费35万元、森林生态效益补偿1.58万元、者甸林场森林资源管护站点建设经费50万元、第三批天保工程管护经费30.55万元、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经费50万元、林草种质资源普查技术服务经费4万元、天保工程及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经费167.56万元、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补助经费1.98万元、林草有害生物防治经费0.074万元、省级森林防火经费0.06万元、林草湿综合监测补助经费0.62万元。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一)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开展国土绿化修复。实施2023年滇东南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保护和修复14602亩,本年度内要求完成落地上图任务数11682亩,全年已完成12773.1亩,完成率109.3%;完成整地13212.5亩,完成率90.48%。 

  2.全市森林管护面积341.68万亩,其中:国有林66万亩、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管护面积82.31万亩(国家级64.12万亩、省级18.19万亩)、其他林草原湿面积193.37万亩。聘用732个护林员对森林资源进行管护(含生态扶贫护林员300名)。 

  3.推进国土绿化提质增效。完成2023年“双重”造林计划上图6万亩;开展退化林本底评估面积13.57万亩,完成率100%;以市树市花和乡土树种选育为重点,全年培育苗木12.5万株,现累计存圃各类绿化苗木达32.5万株。实施森林调查监测面积369.52万亩,监测率100%;发生林业有害生物5.16万亩,防治率100%;成灾面积0.49万亩,成灾率2.02‰;草原有害生物防治面积0.5万亩,成灾率0.31%。  

  4.推进林草湿资源调查与监测。开展天然林调查核实,完成省级公益林优化面积25.57万亩;开展草原基况县级自查并配合省州完成验收,草班合格率92%、样地合格率100%;完成弥勒市森林、草原和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全域调查,共发现并采集外来入侵陆生植物91种,水生植物5种,无脊椎动物8种,脊椎动物3种,病原微生物2种。 

  5.加快数字林草建设。2023年,新建西一镇(龙潭坡)、巡检司镇防火卡口试点2个,新增森林防火监控点位9个,目前全市森林防火监控点位共计27个、总覆盖面积约为1532平方千米,视频监控覆盖区域达到全市森林覆盖面积的80.25%。 

  6.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2023年,全市共接收、处置省、州下传的卫星热点13个,一般火情12起,全市没有发生因森林草原火情造成人员伤亡安全事故。 

  7.开展耕地流出涉林涉草排查整改。圆满完成推进耕地流出涉林涉草问题核查整改任务,全市排查整改面积2.13万亩。强化森林督查。紧紧围绕“四个到位”严格开展森林督查,2023年上级下达第一二期森林督查疑似图斑共计298个面积92.4203公顷,经核实判定违法细斑173个面积9.598公顷,2023年已全部查处整改到位,整改率100%。 

  8.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组织开展野猪猎捕专项行动和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捕猎野猪58头,查办涉野生动物刑事案件25起、行政案件5起,收容救助野生动物67只。 

  9.推进林业产业继续发展。深入挖掘林业生态资源的优势和潜力,继续探索、实施东山万亩华山松林菌、林药等林下经济产业,积极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不断推动林产业向中高端方向发展,全年林业产值实现76.42亿元。2023年,弥勒市新增省级森林乡村31个,全市省级以上森林乡村达98个,占全市109个有林地村的89.9%。 

  10.兑现各种补贴资金1736.51万元,其中: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641.2万元、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资金兑付740万元、陡坡地治理兑现120万元、新一轮退耕还林兑现191.79万元、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补助43.52万元,通过“一卡通”线上兑付有: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资金、陡坡地治理资金、新一轮退耕还林资金。兑付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政策到期退耕还林森林抚育43.52万元。 

  (二)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分析 

  弥勒市林业和草原局2023年按绩效目标完成任务较好,无未完成任务或绩效目标偏离现象。 

  三、绩效自评结论 

  弥勒市林业和草原局2023年度绩效自评得分98分,等级为“优”。本单位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和项目绩效预算管理目标设定合理;部门内部制度健全并有效执行;各项支出合理,资金支付进度与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基本吻合,完成了本年工作任务计划目标,部门履职情况较好。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投入情况分析 

  1.基本支出投入 

  弥勒市林草局内设机构6个,所属事业单位9个,年初在职人数为94人,年末在职人数为91人,变动原因:调入4人,招录1人,调出1人,退休7人。2023年年初离退休人员54人,死亡2人,新增退休7人,年末实有离退休人员59人。2023年年初遗属10人,年末遗属11人。年初基本支出预算数保障经费为1300.75万元,实际支出1666.08万元,主要原因为职级变动和职务晋升、退休人员职业年金记实、丧葬抚恤等形成基本支出增加。 

  2.项目支出投入 

  弥勒市林草局项目投入万元6272.95万元,主要包含天保森林管护费1301.05万元、天保工程社会保险费181.97万元、森林生态效益补偿1171.54万元、林业贷款贴息818.5万元、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经费740万元、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补助490万元、陡坡地生态治理补助资金120万元、林业有害生物防治81.5万元、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补助经费45.5万元、林长制工作经费50万元、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森林火灾)经费86.09万元、森林防灭火经费255万元、弥勒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技术服务经费30.5万元、补助弥勒太平湖森林小镇部分绿化养护经费55万元、造林工程补助经费190万元、恢复林业生产条件保证金补助经费50万元、林业产业森林资源调查经费50万元、林业产业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经费56万元、林草湿综合监测补助经费6万元、林木良种培育补助经费50万元、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经费7万元、者甸林场森林资源管护站点建设经费50万元、林草种质资源普查技术服务经费4万元、非税收入返还经费13.3万元、保运转经费10万元、生态扶贫护林员经费360万元。 

  (三)过程情况分析 

  1.预算执行情况 

  市林草局2023年收入7939.03万元,2023年支出6625.96万元,当年预算执行率为91.93%,年末未支付资金639.634万元(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经费208.21万元、新一轮退耕还草补助经费90万元、林木良种培育补助经费35万元、森林生态效益补偿1.58万元、者甸林场森林资源管护站点建设经费50万元、第三批天保工程管护经费30.55万元、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经费50万元、林草种质资源普查技术服务经费4万元、天保工程及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经费167.56万元、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补助经费1.98万元、林草有害生物防治经费0.074万元、省级森林防火经费0.06万元、林草湿综合监测补助经费0.62万元。2023年市林草局年初结转结余1467.6万元,年末结转结余1465.42万元,结转结余变动率为0.01%。2023年“三公”经费预算数为39.28万元,2022年“三公”经费预算数为41.34万元,2023年“三公”经费变动率为-0.5%。2023年“三公”经费实际支出为36.86万元,“三公”经费控制率为93.84%。2023年初采购预算数为22.02万元,年末实际政府采购金额118.83万元,政府采购执行率539.65%。  

  2.预算绩效管理 

  市林草局2023年成立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新制定《弥勒市林业和草原局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弥勒市林业和草原局预算绩效目标审核工作机制》《弥勒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关于绩效运行监控管理办法》《弥勒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关于绩效自评管理办法》《弥勒市林业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方案 》等制度,着力抓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强化资金使用、政府采购和资产管理,严格遵守财经纪律,有效使用资金,为林草部门正常运转和长远发展提供坚实支撑。2023年3月市林草局开展2022年度预算绩效管理考核自评。2023年7-10月开展了两次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进行跟踪评价。2023年11月开展2023年项目申报事前评估。按要求在人民政府网站公开部门预决算。 

  3.资产管理 

  2019年市林草局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第七章第八章对资产管理及非固定资产办公用品管理作出相关规定,2022年10月制定《弥勒市林业和草原入职、离职管理制度》,对入职和离职人员作出具体规定,就办公设备领用和移交用出具体要求,有效促进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2023年市林草局年初固定资产总额3038.92万元,申请财政审批处置固定资产9.5万元,年末固定资产总额3029.42万元。市林草局实际在用固定资产1815.44万元,固定资产利用率为99.79%。2023年处置固定资产收入已上缴国库。 

  (二)产出情况分析 

  1.开展国土绿化修复。实施2023年滇东南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保护和修复14602亩,本年度内要求完成落地上图任务数11682亩,全年已完成12773.1亩,完成率109.3%;完成整地13212.5亩,完成率90.48%。 

  2.全市森林管护面积341.68万亩,其中:国有林66万亩、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管护面积82.31万亩(国家级64.12万亩、省级18.19万亩)、其他林草原湿面积193.37万亩。聘用732个护林员对森林资源进行管护(含生态扶贫护林员300名)。 

  3.推进国土绿化提质增效。完成2023年“双重”造林计划上图6万亩;开展退化林本底评估面积13.57万亩,完成率100%;以市树市花和乡土树种选育为重点,全年培育苗木12.5万株,现累计存圃各类绿化苗木达32.5万株。实施森林调查监测面积369.52万亩,监测率100%;发生林业有害生物5.16万亩,防治率100%;成灾面积0.49万亩,成灾率2.02‰;草原有害生物防治面积0.5万亩,成灾率0.31%。 

  4.推进林草湿资源调查与监测。开展天然林调查核实,完成省级公益林优化面积25.57万亩;开展草原基况县级自查并配合省州完成验收,草班合格率92%、样地合格率100%;完成弥勒市森林、草原和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全域调查,共发现并采集外来入侵陆生植物91种,水生植物5种,无脊椎动物8种,脊椎动物3种,病原微生物2种。 

  5.加快数字林草建设。2023年,新建西一镇(龙潭坡)、巡检司镇防火卡口试点2个,新增森林防火监控点位9个,目前全市森林防火监控点位共计27个、总覆盖面积约为1532平方千米,视频监控覆盖区域达到全市森林覆盖面积的80.25%。 

  6.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2023年,全市共接收、处置省、州下传的卫星热点13个,一般火情12起,全市没有发生因森林草原火情造成人员伤亡安全事故。 

  7.开展耕地流出涉林涉草排查整改。圆满完成推进耕地流出涉林涉草问题核查整改任务,全市排查整改面积2.13万亩。强化森林督查。紧紧围绕“四个到位”严格开展森林督查,2023年上级下达第一二期森林督查疑似图斑共计298个面积92.4203公顷,经核实判定违法细斑173个面积9.598公顷,2023年已全部查处整改到位,整改率100%。 

  8.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组织开展野猪猎捕专项行动和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捕猎野猪58头,查办涉野生动物刑事案件25起、行政案件5起,收容救助野生动物67只。 

  9.推进林业产业继续发展。深入挖掘林业生态资源的优势和潜力,继续探索、实施东山万亩华山松林菌、林药等林下经济产业,积极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不断推动林产业向中高端方向发展,全年林业产值实现76.42亿元。2023年,弥勒市新增省级森林乡村31个,全市省级以上森林乡村达98个,占全市109个有林地村的89.9%。 

  10.兑现各种补贴资金1736.51万元,其中: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641.2万元、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资金兑付740万元、陡坡地治理兑现120万元、新一轮退耕还林兑现191.79万元、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补助43.52万元,通过“一卡通”线上兑付有: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资金、陡坡地治理资金、新一轮退耕还林资金。兑付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政策到期退耕还林森林抚育43.52万元。 

  (四)效果情况分析 

  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林草兴则生态兴。林草部门履职效益:一是增加农户家庭惠补贴收入和护林员家庭收入1736.51万元,增加732名护林员就业机会,并带动周边就业。二是有效保护了县域内的植被类型和高等植物群落及野生动物种群,防止水土流失。三是全市绿化面积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四是绿化美化乡村、山林,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更进一步,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也得到了全社会广泛肯定。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弥勒市林草原局通过部门整体支出自查,未发现问题。 

  (二)改进的方向和具体措施 

  无。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无。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 

  附件 1.弥勒市林业和草原局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单位自评表 

       2.弥勒市林业和草原局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单位名称:弥勒市林业和草原局 

  2024年 3 月 28 日 

相关附件:

附件【附件1-2、1-3.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