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20-02445
- 发布机构弥勒市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8-08-18
- 有效性有效
弥勒市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2017年工作总结
弥勒市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2017年工作总结
2017年,通过领导挂钩联系企业、贯彻落实稳增长措施、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强化招商引资、狠抓项目建设等措施,努力克服市场需求低迷、工业产品价格下滑、企业开工不足等不利因素,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发展,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企业运行总体良好。
一、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工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17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283.4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45.42亿元,同比下降2.7%。其中烟草工业完成170.33亿元,同比增长0.3%;非烟工业完成75.09亿元,同比下降8.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54.82亿元,同比增长5.6%,超目标任务(增长2%)3.6个百分点,其中烟草工业完成136.68亿元,同比增长2.1%;非烟工业完成18.14亿元,同比增长31.2% 。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287.65亿元,同比增长7%(现价增速为5.6%),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158.71亿元,对GDP的贡献率为54.8%,GDP5.6%的现价增速,其中工业提供了1.5个百分点的增速。
(二)商务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17年,弥勒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4.85亿元,同比增长12.3%。进出口总额完成892万美元,超额完成州级下达任务,同比增长24.2%。
(三)信息化建设情况
截至2017年底,开通互联网端口184601个,新增光端口31255个,光端口达140688个,完成投资7409万元。建造铁塔达1404座、通信基站达3021个,4G网络覆盖率为城区100%,乡镇100%,行政村100%。2/3/4G无线网络已覆盖自然村1094个,未覆盖自然村60个,无络网络自然村覆盖率95%;完成投资11253万元。有线电视用户34125户,网络电视用户28468户,数字电视覆盖率71%,有线电视双向化通达率80%。完成投资5万元。全市光缆长度13552.5皮长公里,完成投资3625万元。接入能力达到100Mbps,光网覆盖及ADSL覆盖的行政村141个。宽带网络覆盖率100%。48个贫困村的行政村、学校、卫生室均光网覆盖及ADSL覆盖。839个自然村通宽带,315个自然村未通宽带,宽带网络自然村覆盖率72.7%。
(四)主要工业产品完成情况
纸箱完成19606吨,同比增长5.3%;葡萄酒完成2604千升,同比下降41.8%;白酒完成82250千升,同比下降1.2%;软饮料完成37741吨,同比下降11.8%;黄磷完成123305吨,同比下降11.0%;锌完成12664吨,同比增长13.1%;焦炭完成30万吨,同比下降21.9%;发电量完成22.42亿度,同比增长39.3%。大理石板材275.7万平方,同比增长2.3%。铁合金87182吨,同比增长268.1%。商品混凝土416758立方米,同比增长32.1%。
(五)节能降耗成效明显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等价热值)1508538吨标准煤,同比上升3.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22062万元,同比下降2.7%;单位工业总产值能耗为0.5981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上升6.58%;完成工业增加值1548200万元,同比上升5.6%;单位增加值能耗0.9744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1.8%。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招商引资方面
新签协议资金10.398亿元,完成目标任务7亿元的149%;省外实际到位资金5.6865亿元,完成目标任务5.5亿元的103.39%;提报招商引资项目10项,完成目标任务的100%。
(二)固定资产投资方面
2017年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9.64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非电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2亿元,同比增长14.6%,完成州下达任务52亿元的100.4%。
(三)争取上级资金方面
2017年,我局共申报省级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共计25项,申请扶持额度5480万元。其中:跨越发展方向4个,申请扶持额度1500万元;技术改造方向6个,申请扶持额度800万元;技术创新1个,申请扶持额度8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4个,申请扶持额度550万元;工业园区方向6个申请扶持额度2550万元。另外,还申报了国家级云南生物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弥勒医药生产基地智能工厂建设项目,申请扶持额度6000万元;州级前期项目经费3户,申请扶持额度90万元;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项目扶持资金,申请扶持额度100万元;省级县乡村物流统计信息平台建设扶持资金,申请扶持额度300万元;省级商务外贸工作扶持资金,申请扶持额度30万元。目前实际到位资金843万元。
(四)重点项目推进方面
2017年推进项目共有28个,其中食品加工园内项目14个,烟草产业园项目3个,其他项目11个。
食品加工园项目情况:入驻标准厂房项目有7个,分别为:弥勒市平氏糕点生产加工项目、弥勒市年产1.1万吨热带水果深加工项目、鲜花饼及肉制品生产加工项目、傣药系列产品、红河钻飞乳业有限公司乳制品加工项目、弥勒市黑糖深加工项目、年产1.2万吨休闲食品加工项目;独立选址项目有7个,分别为:大自然包装饮用水5万吨建设项目、有机油茶产业化示范及精深加工项目、玫瑰庄园酒庄项目、云南俊港中药饮片项目、铁皮石斛精深加工及种苗培植种植基地建设项目、物流基地建设项目、云南生物谷大健康产业园项目。
烟草产业园项目有3个,分别为:红河卷烟厂易地技改搬迁建设项目、红河烟叶复烤有限公司打叶复烤易地技术改造项目、异地技改年产7500万平方米卷烟用条与盒包装纸(烟标)暨1000吨烟用内衬纸建设项目。
其他项目有11个,分别为:20万吨/年腐植酸尿素有机复合肥技术改造、弥勒市巡检司华电热电汽多联产循环经济产业园、年产15万吨有机-无机复混(合)肥项目、褐煤坑口脱水提质技改扩建项目、高分子聚合物纳米新材料智能化绿色制造项目、年产100万套服装项目、万汇电子产业园项目、振华数码产业园项目、大麻二酚项目、竹浆纸一体化项目、浙江大学科技创业研究院项目。
三、各项中心工作完成情况
(一)扶贫工作
我局承担全市134个行政村(含214年确定的22个贫困村、2017年新增27个贫困村,共49个贫困村)2G、3G、4G无线网络、光纤宽带覆盖到村委会驻地、卫生所、中心小学的建设任务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进产业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工作开展以来,我局围绕手机网络、宽带建设目标任务,与移动、联动、电信、铁塔通信企业共同研究,指导拟定建设计划及任务分解落实责任企业及个人,明确电子商务和信息化科作为责任科室,指定分管领导、科长专人及时跟进建设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问题。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市1154个自然村中1094个自然村通手机信号,覆盖率95%;60个自然村未通手机信号,占5%;781个自然村通宽带,占67.67%;373个自然村未通宽带,占32.32%。
推进产业扶贫精准脱贫方面,进一步健全完善特色产业开发、包装加工、网货供应、快递物流、网上营销等建档立卡贫困乡镇、村电商扶贫产业链,组织龙头企业、村组干部、扶贫工作队员、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青年为群众普及电商知识。在建档立卡49个贫困村建设电商村级服务站,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097户16693人分类(2017年数据)进行电商培训,支持龙头电商企业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稳定的结对帮扶关系,切实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发展。推进电子商务与扶贫开发深度融合,重点围绕3个建档立卡贫困乡镇2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以乡村电商服务站为载体,探索“企业+基地+网店”或“协会+基地(合作社)+网店”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孵化一批电商扶贫示范乡(村),鼓励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村有意愿和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创办网店,通过建立网店服务体系、网货供应体系、网络物流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搭建农产品网上销售新平台,提高电子商务在建档立卡贫困乡镇、村的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扩大农产品网上交易量,使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营性收入增幅达到15%以上。
(二)综治维稳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人员为成员的综治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计划。二是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有力推动全市综治维稳(平安建设)工作的开展。局干部职工多次到竹园、朋普等蔗区乡镇和企业,对力生公司拖欠蔗农甘蔗款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及时约谈公司领导,指定专人负责跟进公司拖欠甘蔗款的兑付情况,及时将工作开展情况向相关部门和领导报告。并对下属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摸底排查,发现有隐患问题的企业四家,分别为力生公司、云牛乳业、红河鸿通经贸有限公司(巡检司热电联产项目)、云南南磷集团公司,对这四家企业做到发现新问题及时跟踪跟进并积极妥善解决。抓好下属企业民主街片区棚户区改造的各项相关工作,使各项矛盾得到有效化解,提升了民主街片区棚户区改造的拆迁进度。
(三)信访工作
一是推进信访基础业务建设。建立了来信来访登记制度,对收到的信访件和来访事件,每一件都有分管领导专门督办,再由各相关科室及时组成调查组,积极深入企业进行调查,了解情况,有效的化解矛盾。二是推行信访事项简易办理。我局根据上访事项,能简易答复的现场依法依规给予答复,不能现场答复的联系相关部门商量出办理结果后给予答复。三是妥善处理来信来访件。今年共收到市信访局网上信访件1件、接待来访事项9件,我局均按时限按期办结,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四)电子商务工作
争取中央资金1500万元,建成1个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65个村级服务站及物流网点,65名村淘合伙人,服务站覆盖全市12个乡镇以及东风农场管理局。开展电子商务培训31期,培训人数4169人次。农村网购金额8218.48万,同比增长100.45%,发展电商企业67家,网络销售额10444.55万元,同比增长83.3%,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8663.03万元,同比增长90.5%。2017年12月13日,我市弥勒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经过省级专家预评审并提出整改意见。2018年1月26日,通过国家考核组绩效评价。
(五)弥勒食品加工园建设工作。
围绕食品加工园建设项目,我局积极开展项目备案、项目编制、招商引资、资金争取等工作。一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与深圳市保利物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南方卓越集团有限公司、十四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就投融资、园区建设、运营、施工、进度、招商等合作方式行了商谈;积极寻求与跨境合作区、保税区、经开区的合作,三次组织人员到跨境合作区、保税区、经开区了解相关政策;主动积极调研本土企业情况,深入本土企业宣传入驻弥勒食品加工园,目前已入驻3户企业;主导对2016年中国100强食品企业作了认真分析,挑选出25户企业作为弥勒招商引资的重点对象,拟定了《弥勒市食品加工园招商引资邀请函》向25户企业发出了邀请;引入了云南利明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进行弥勒食品加工园项目编制,目前已完成了13个项目的可研编制。二是备案了云南摩根生物有机茶油生产项目、弥勒和裕食品厂休闲食品项目、红河钻飞液态奶生产项目、大自然水厂建设项目、俊港中药饮片项目。为和裕食品厂争取州市级项目扶持资金120万元,为平氏糕点厂、鲜花饼项目争取市级资金40万元。三是整理了《弥勒食品加工园推进情况报告》,积极向省、州工信委汇报,争取在政策及资金方面得到扶持。
(六)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全市共同配送网点覆盖率达到了40%以上,乡镇配送网点覆盖率也逐步达到12%。全市共有1家大型物流企业,即红河奔腾物流有限公司,在册车辆500余辆,业务涵盖国内及国际跨境运输;冷库39座,建设净面积已达4827.2m2,冷库库容已达16895.24立方米,库容量达3380吨;货运公司38家,个体托运部、货物配载37家,日均收发货达375余车次,快递公司10家,包括申通、顺丰、圆通等多个品牌。另外,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将农户家庭经营与现代农业相连接,共建成农资连锁加盟店10个,乡村网络终端316个,综合服务社(农资农家店)326个。
(七)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工作
全市农产品交易市场共28个,其中城区市场5个,乡镇市场17个,村级市场6个;市场总摊位15895个,建筑面积692896.3平方米。城区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有二个,一是滇东南农产品交易中心。共设有商铺385间,摊位610余个。二是佛城商都。共设商铺1350间,摊位700余个。
(八)积极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和困难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供给侧产能过剩、市场低迷,企业在生产、销售、融资、用地、运输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服务、用足用活各项经济政策,去杠杆、补短板,找准侧重点和着力点。制定了《稳增长市级领导挂钩帮扶46户工业企业工作方案》,工作中:一是摸清底数、掌握基本情况;二是确定重点、明确挂钩企业;三是高位推动;成立由书记、市长任组长,副书记、分管工业的副市长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四套班子26名处级及以上领导分别挂钩1-4户企业,实施“一对一”精准帮扶。通过领导挂钩、部门跟踪服务,着力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有明显好转。
(九)非公经济蓬勃发展。
从资金、用地、发展环境、简政放权、加大扶持力度等方面推进非公经济发展,引导非公经济集群发展,培育特色产业,全面提升非公企业的速度、规模、质量和效益,形成了一、二、三产并举,农产品加工、电力及载能工业、煤及煤化工业、冶炼、建筑建材、包装印刷、乳业、化工、交通运输、旅游、服务、规模种植等诸多产业全面发展。
2017年,全市有非公经济3.5万户,同比增长9.0%,其中:个体工商户3.1万户,同比增长9.2%;私营企业0.4万户,同比增长8.1%。从业人员9.9万人,同比增长10.9%,其中:个体工商户6.4万人,同比增长11.7%;私营企业3.5万人,同比增长9.4%。注册资金170.1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个体工商户30.1亿元,同比增长16.8%;私营企业140亿元,同比增长16.7%。非公企业中获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云南省著名商标11个。
(十)小微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继续推进微型企业扶持工程,2017年共17户企业在平台上申请贷款,银行审核通过8户,组织财政、市场监督管理、工商联等部门进行现场考察,7户企业通过会审,获得贷款955万元及1年贴息补助。9户企业申报服务券24万元,已通过初审、会审,上报州市,待州市复审。
(十一)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以实施“互联网+”企业为重点,发挥好高速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推进互联网和企业融合深度发展,全面支撑网络强市建设,实现两化深度融合,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运用可逻辑编程控制器(PLC)364台,分布式控制系统(DCS)23台,远程终端设备(RTU)186台,运用工业机器人11台,ERP管理系统5套,制造执行系统(MES)2套,重要工业控制系统80个。
四、党建工作完成情况
局党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以机关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为重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方针,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为全年工作任务的完成奠定良好基础。
五、其他业务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认真做好企业项目备案许可。依法受理弥勒市行政区域内企业投资建设工业项目备案许可申请。一年来,共备案工业项目41项,其中新建15项,技改26项,批准投资规模17.19亿元。二是严格推进盐务执法。日常检查和突击检查共派出车辆53台次,执法人员189人次,散发盐业宣传资料8400份。共查获并没收违规盐0.5054吨,给予当事人罚款1200元。三是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87人次,车辆33台次,查出各类一般事故隐患107处,现场整改88处,限期整改19处,下发整改通知书19份,投入整改资金377641元。
六、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烟草工业下滑,非烟工业拉动乏力
工业经济对卷烟的依赖程度最大,烟草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0%以上,增加值占87%左右。烟草工业下滑1个百分点,需要非烟工业增长9个百分点才能弥补。2016年至今,烟草工业一直为负增长,非烟工业压力大。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加难度大,在目前的基数下,投资每增长一个百分点需要增加5000万元左右投资额,项目前期工作滞后,后续支撑项目不足。37户非烟企业,嘉麟焦化、玻璃厂、南磷弥勒磷电、大容水泥一直处于停产状态,吉成焦化、巡检司电厂、中石石材、冶金建材、云牛乳业、协兴科技、思源公司一直处于半停产状态。
(二)招商难、项目推进难
一是受市场持续低迷、用工成本增加、投资者信心不足等因素影响,一些项目业主考虑到后续产品销路,项目建设资金没有按计划落实到位,项目完善手续时限较长等原因导致项目建设进度缓慢,如复烤厂异地技改、雄风公司异地技改;二是新能源项目受风电、光伏发电指标及林地征占用手续办理等因素影响,能开工建设并形成较大投资的项目不多,大部分项目还未列入核准计划,如西安隆基、大雄山风电、大西山风电等项目。
(三)降低能源消耗和发展非烟工业矛盾不断加剧
烟草工业属于高产值低能耗行业,弥勒市烟草工业的增加值占弥勒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7%左右,占全市GDP的53%左右,而烟草工业的能耗仅占全市工业能源消费的1.8%左右,烟草工业增加值的能耗仅为0.022吨标准煤/万元,而非烟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0吨标准煤/万元,是烟草工业的450倍,导致降低能源消耗和发展非烟工业矛盾不断加剧。
(四)住宿企业增速缓慢,批发企业增速下降
我市住宿业客源相对比较稳定,住宿淡季、旺季较为明显,节日节点爆满,淡季住房率猛降,而红河投资营业总额占我市5家住宿企业营业总额的80%左右,该公司的数据轻微变动就会影响全市住宿企业的营业总额,从而导致住宿企业增速不稳定;批发方面烟草企业“一家独大”,近年来,国家对控烟力度不断加大,烟草企业销售额逐步下降,导致全市数据呈下降状态。
七、2018年工作计划
(一)抓软环境建设,加快发展步伐
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州有关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工作要求,清理各项不符合规定的审批项目、收费项目,全面取消阻碍发展的市级行政事业收费项目;二是通过土地、税收等价格调节机制,促进企业聚集发展,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最大限度地避免处处开花的无序发展态势。三是深化领导干部挂钩联系企业制度,做到真心实意联系、真金白银帮扶,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全面落实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个指挥部、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
(二)抓经济运行分析,强化要素保障
认真落实省州稳增长的各项措施,抓好煤、电、油运等重要生产要素的调度保障,强化工业经济运行要素保障,把握发展趋势,防止工业惯性下滑,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增长。采取有效措施挖掘非烟工业潜力,通过抓投产企业的扶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抓运行企业的扩产促销,进一步挖掘经济潜力;抓停产企业的复工复产,保住原有经济总量;抓在建项目进展,促使竣工投产后形成经济效益;抓签约项目开工建设,强化固定资产投资等一系列措施;抓降本增效,切实降低工业实体经济生产、物流成本;抓责任落实,细化目标压实责任,建立领导分块包抓、业务科室协调落实的工作责任制,建立台账,将经济指标细化、时化和具体化到行业、到项目、到科室、到个人,通过采取领导分工不分家齐抓共管、督查不落实的事抓出不落实的人等强硬措施,以日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以企业保行业、以行业保全市。
(三)抓企业服务,推进企业健康发展
帮助企业做好资质认定和项目申报工作,对于暂时还不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做好引导工作;深入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工作,了解企业需求,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入住到园区里来,帮助企业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企业发展的扶持引导作用和示范效应,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培育和升级,促进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步伐,相关部门深入企业,对项目建设、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和产品升级、纳税情况等进行调研,了解掌握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项目及一些地方特色产品以及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项目,市级财政给予扶持。积极申报中央、省州级工业跨越式发展、技术改造、中小企业等项目扶持资金,扶持企业健康发展。
(四)抓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后劲
改变现有招商思路,通过给予土地、财税、政策等方面优惠和补助,引入有能力的财团,以土地融资为手段,建立产业基金,不断尝试新的突破。全面跟踪服务和裕食品、红河易麻、有机油茶产业化示范及精深加工、安徽呀咪食品、汇龙中药饮片、浙江大学产学研基地、大健康产业园、国联食品、锦东化工腐质酸尿素、恒林化工复混肥、国能清洁能源坑口脱水等项目进展;通过包装的12个食品加工项目对照省内外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政策措施、用地扶持、资金支持、企业培育,把大企业、大项目引到弥勒入驻食品工业园发展。
(五)抓资金争取,夯实发展基础
一是掌握信息,选准项目。认真分析国家、省州投资动向,立足实际,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充实项目库,筛选符合条件的项目,积极帮助企业整理相关证明及支撑性材料,做到应报尽报;二是创新方法,争取主动。随时主动与上级部门沟通和联系,提高项目争取的竞争力。主动邀请省、州工信部门领导来我市实地查看,使一些看似不可能的项目,变成可能。三是严格管理,加强监督。为确保投资效益的发挥,做好建设项目的“投资、质量、进度”控制,充分发挥对重点项目监管的职能,从源头、制度和程序上对重点建设项目进行监督管理。
弥勒市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
2018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