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政府信息公开

  • 索引号
    000014348/2020-02445
  • 发布机构
    弥勒市教育局
  • 文号
    弥教发〔2017〕159号
  • 发布日期
    2018-08-18
  • 有效性
    有效

弥勒市教育局关于认真做好学期末寒假及“两节”“两会”期间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通知

全市各学校: 

  期末寒假、元旦、春节将至,各级“两会”也即将召开,各学校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市关于安全工作的要求,切实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狠抓各项安全防范责任措施落实,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根据省委省政府办公厅、省教育厅州教育局和各级安委会文件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工作的重要指示,为进一步维护全市教育系统持续和谐稳定,保障广大师生安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全面做好期末学校各项安全工作 

  (一)高度重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学校安全和维稳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冬季是交通、火灾等各类事故易发、多发期,认真做好期末寒假、“两节”“两会”期间的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2018年开好局、起好步营造良好环境,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全市各学校(幼儿园)要在寒假前召开一次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安全稳定工作,明确领导责任,分解落实任务,做好统筹安排。 

  (二)确实做好期末学校安全工作。期末,学校各项工作进入尾声,师生工作学习紧张,容易麻痹大意,导致各类事故高发,各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期末学校安全,学校必须坚持领导带班制度;班主任、教师值日制度;安保人员、管理人员值守制度;校园定时巡查制度。各层级人员保证到岗按时、尽责履职,确保学校期末平安。 

  (三)认真开展安全大检查。期末寒假、“两节”“两会”期间,各学校要认真开展安全大检查。对学校校舍、围墙、用电、用火、用油、用气、消防、锅炉、燃气和实验化学品储藏等各类设施、设备以及地质灾害等进行全面排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和管理薄弱环节,要采取果断措施,立即整改。一时难以整改的,要落实严密的防范措施,确保不发生问题。 

  (四)加强安全教育。充分利用寒假前后有利时机,通过课堂教学、班会、集体活动等形式,普遍开展预防踩踏、食物中毒、交通事故、人身伤害、校园欺凌、心理健康、灾害性天气、火灾、燃放烟花爆竹等安全事故和防抢劫、防盗窃的安全专题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提高自防自救能力。特别要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不在公路、街道上嬉闹玩耍,不乘座“三无”车辆及非法营运车辆上下学。 

  (五)落实安全管理措施。一是严格落实门岗查验制度。切实做好外来人员和车辆登记及必要的盘查验证工作,坚决杜绝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校园。二是严格落实校园及周边巡逻制度。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的治安巡逻,加强对校园早、中、晚的巡查巡逻,加强敏感节点、时段,敏感区域的观察防控力度,发现非正常情况要及时研判并果断妥善处置,严密防控针对师生的暴恐侵害。三是严格落实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制度。沟通协调相关部门,组织开展联合治理行动,切实改善育人环境。四是强化对师生大型活动的管理和审批制度。对学校举行的晚会等大型文体活动,要严格审批,制定应急预案,落实严密的防范措施,确保万无一失。未经审批,一律不准在校园内燃放烟花爆竹。 

  (六)加强消防安全排查和管理。落实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及责任;搞好消防宣传教育;制定相应的消防工作措施;修定消防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切实加强用火用电用气排查和管理。排查用电、用气、用油、用火、电器电路,各学校要安排专人对校园电路进行专项排查,对线路老化,裸露等隐患要立即整改,对学生私拉乱接电源电线、乱插充电器(特别在宿舍和教室)要坚决清查和整治;排查宿舍、教室、实验楼、食堂、锅炉房、开水房;排查消防通道、消防栓、灭火器、标牌指示牌等。保证设施绝对安全,操作规范,开窗透气。坚决杜绝中毒、触电火灾事件发生。 

  (七)加强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各学校要大力宣传有关学生接送车辆管理政策规定,进一步强化对接送学生用车的管理,严格落实省公安厅、教育厅、州委州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交通安全的指示精神,积极协调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进一步排查学校校门前交通标志、标线和警示牌是否完善,不完善的要立即整改。 

  (八)加强疾病防控管理。期末正值冬季,天气寒冷,各学校一是要狠抓校园卫生,二是教室、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校医室要保持通风透气,三是坚持消毒制度,四是要做好晨检工作,五是要按应急预案做好处置工作。 

  (九)重视学校施工安全,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寒假期间,不少学校正实施大量的建筑和维修工程。学校要加强对校内建筑施工工地的安全监督管理,要经常提醒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协助检查各种设施的安全状况。学校的建筑工地必须与校区完全隔离,实行全封闭管理;学校的维修场所,必须有警示标志,做到相对隔离。门卫对进入校区的施工车辆驾驶员要加强安全管理,消除施工车辆进出校门带来的安全隐患。 

  (十)强化校领导对教职员工的管理,强化教师、职工对学生的管控。对校领导而言,一是管好教职工按时到岗,二是管好教职工中途脱岗,三是管好教职工在岗履职。对教职工而言,一是管好学生的到位(按学校规定,学生什么时间该在什么地方就必须在什么地方,避免学生脱离监管视线,该谁管理谁就要负起责任);二是要及时排查。排查外来人员身份,特别是精神异常或别有用心的人员;排查校内师生,是否有特殊疾病,是否有反常言行,是否心理异常,是否有矛盾纠纷等。三是立即采取措施,一旦特殊人员有异常倾向,必须立即采取管控措施。 

  (十一)加强民办学校安全管理和规范办学工作。各学校要按照云南省教育厅文件要求,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民办学校安全稳定大检查、大整改,不断巩固民办学校隐患自查自纠的工作成效,切实将民办学校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和各种办学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依法依规办学。 

  (十二)做好校园欺凌防范专项工作。各学校要认真布置,精心安排防范校园欺凌专项工作,按要求设置防范校园欺凌投诉箱、公示牌;认真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签订防范校园欺凌承诺书,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依法落实家长监护责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工作合力。 

  (十三)强化心理疏导和矛盾纠纷化解。发现心理疾病师生,学校要主动做耐心细致的疏导工作;查出矛盾纠纷,学校要第一时间进行化解。防止事态扩大,影响学校声誉。要求乡镇完小以上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或谈心说事室。 

  (十四)切实做好师生防恐防暴工作。各学校举行大型活动时要严格按照《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落实“谁主办、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确保各项反恐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对于节假日外出的师生,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反恐防暴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醒师生到人员密集场所时提高安全警惕,熟悉应急逃生线路和疏散出口,引导师生切实增强反恐防暴意识,在公安特警、武警等部门指导下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提高防范应对暴力恐怖袭击的避险自救、紧急应对能力。 

  (十五)加强家校联系沟通,提高家长监护意识。在学生寒假前,各校(园)要充分利用开家长会、发家校联系卡、家访等多种形式提醒家长履行学生脱离学校教师管理时段的安全管理监护人职责,努力营造家校合一的教育模式。向家长通报学校放寒假至开学的时间,假期学生应遵守的事项,家长对孩子的管理责任等,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杜绝与遏制学生意外伤亡事故的发生。要提醒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并加强同孩子的沟通,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使孩子愉快、轻松地度过假期。 

  (十六)认真做好学生回家返校安全工作。各校要在放假前及时通知学生家长,提倡家长到校接学生回家,并认真做好与家长的交接工作;要做学生接送车辆的安全检查工作,对驾驶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提示,确保学生交通安全。学生放假时,会出现人多、车辆多而导致道路堵塞的现象,各校要提前与当地公安交警部门联系,学校主要领导与值周值日教师必须在校门口值勤,配合公安交警部门组织学生有序乘车,使学生顺利、安全离校。 

   (十七)全力做好维护稳定工作。期末寒假、“两节”“两会”期间,要进一步落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完善各项工作措施。各学校要高度重视群体性事件和集体上访问题,要专门研究解决措施,明确责任和责任人,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及时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严防发生群体性事件和越级上访。要制定工作预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超前做好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内部,解决在本校(园)内,解决在萌芽状态,坚决杜绝群体性非正常上访等突发事件的发生。 

   (十八)认真做好值班和信息报送。各校要安排好元旦、春节和寒假期间值班工作,坚持领导带班,落实值班人员,确保有足够的力量应对各种突发事件。随时掌握学校安全稳定动态,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稳妥处置,并按规定及时上报,不得迟报、瞒报、漏报。 

  二、认真落实寒假学生安全注意事项     

  (一)离校安全。要求学生在离校时务必整理好自己物品,不要将贵重物品留在宿舍内,离开宿舍前务必切断所有电源,关好门窗,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二)路途安全。教育学生不得乘坐超员超载,无牌无证车辆回家。学生离校和返校尽可能家长负责接送。有同乡者最好结伴同行。 

  (三)居家及外出安全。学生假期走亲访友、聚会或外出旅游,要遵守公德、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不参与任何非法活动;假期学生外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该注意乘坐正规的公交车辆,遵守上下车秩序,不乘超载车,发现驾驶人酒后驾车或疲劳驾驶的应该迅速远离,不将身体伸到车外,不向车外乱掷物品,不在机动车道内打出租车。 

  (四)交通安全。未成年学生不准驾驶机动车辆,全体学生不能乘坐拖拉机、农用车、三轮摩托车,以及无牌无证、套牌报废、低速货车、拼装车、超载超速的车辆,不集体租用“黑车”、病车等安全得不到保障的车辆;不能闯红灯和随意横穿公路。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信号,横过道路走人行横道等过街设施,不要边走路边看书或玩手机或追逐打闹,也不要在道路上玩滑板、滑轮。 

  (五)饮食安全。熟悉掌握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讲究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不到无证经营的流动摊点购买食品,不吃来源不明、标签不清、变质过期、无卫生保障的劣质食品,预防食物中毒,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六)消防安全。熟悉掌握消防安全基本常识,懂得火灾的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方法措施,发生火灾时要大声呼救,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懂得使用灭火器扑灭初起火灾,懂得消防疏散通道和应急逃生方法。不吸烟,不玩火,不在危险的地方燃放烟花、爆竹,不违规使用电器,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不损坏各种消防器材、设施。 

  (七)治安防范。家长要提醒孩子在假期中遵纪守法,不与陌生人交往,不结交不良朋友,不进网吧、游戏厅、歌舞厅等,禁止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的娱乐场所,不阅读不健康的书刊杂志和非法、淫秽出版物。不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不打架斗殴,时刻保持警惕,防绑架、防诈骗、防暴力侵害和性侵害。发现危险,要机智勇敢、果断沉着地保护自己。 

  (八)网络安全。掌握互联网安全知识,自觉抵制网络色情和暴力危害,谨防网络诈骗,不上网与陌生人聊天,不单独与网上认识的人会面,不轻信网络中奖、购物等“网络陷阱”,不浏览不合法、不健康的网站。控制上网时间,不沉迷于网络游戏,未成年学生不到网吧上网。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不玩不良网络游戏,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增加自护意识,防止上当受骗。 

    

    

    

  弥勒市教育局 

  2017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