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政府信息公开

  • 索引号
    000014348/2023-02527
  • 发布机构
    弥勒市统计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3-11-14
  • 有效性
    有效

弥勒市2023年前三季度经济总体保持平稳恢复

 

弥勒市2023年前三季度经济总体保持平稳恢复

 

  今年以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各项工作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进稳增长政策措施持续显效,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平稳、恢复向好,生产供给稳步增加,市场需求持续扩大,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全市经济总体保持平稳恢复向好态势。 

一、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92.37亿元,同比增长4.1%,比一季度(6.0%)、上半年(7.1%)回落1.9个、3个百分点,比全省(4.4%)低0.3个百分点,比全州(3.0%)高1.1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州18.7%,对全州贡献率达25.33%,总量、贡献率均稳居全州第一位。 

  分季度看,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0%,二季度同比增长8.0%,三季度同比下降1.5%。从环比看,二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下降6.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2.9亿元,同比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98.97亿元,同比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160.5亿元,同比增长5.2%。三次产业结构:8.4:50.7:40.9,三次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2%、38.2%、51.6%,分别拉动GDP增长0.4个、1.6个、2.1个百分点。 

  (一)农业生产形势良好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58.78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分别比全省(4.5%)、全州(4.6%)高0.4个、0.3个百分点、比一季度(3.6%)、上半年(4.6%)加快1.3个、0.3个百分点。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实现2.49亿元,同比增长4.2%。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实现33.28亿元,同比增长4.7%。 

  (二)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比一季度(5.4%)、上半年(6.9%)加快2.3个、0.8个百分点,比全省(5.7%)高2个百分点。其中:烟草增加值增长5.2%,扣除烟草外其他行业增长26.9%。 

  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3%。 

  (三)建筑业总产值小幅增长 

  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9%,比全州(12.0%)低10.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49.4%)、上半年(70.4%)回落47.5个68.5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降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7.1%,比一季度(-26.8%)回落0.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30.3%)加快3.2个百分点。分别比全省(-8.8%)、全州(-17.3%)低18.3个、9.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同比下降19.9%,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86.0%。 

  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40.2%,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29.9%。 

  全市建筑安装投资同比下降31.2%,比一季度(-30.3%)回落0.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35.7%)加快4.5个百分点,比全州(-20.1%)低11.1个百分点。 

  (四 )市场消费持续恢复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5亿元,同比增长8.5%,比一季度(12.8%)、上半年(12.5%)回落4.3个、4个百分点,比全省(7.0%)高1.5个、比全州(10.4%)低1.9个百分点。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0.8亿元,增长8.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8.7亿元,增长8.6%。 

  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18.4亿元,增长13.5%,商品零售额71.1亿元,增长7.2%。                                     

  从四大行业看:批发业增长3.8%、零售业增长19.6%、住宿业增长50.2%、餐饮业增长29.9%。 

  (五)营利性服务业快速增长 

  1-8月,全市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营业收入增长93.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135.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70.2%,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26.5%,房地产工资增长0.4%,居民修理工资增长35.7%,租赁工资增长5.3%,科研工资下降60.6%,文化体育工资增长20.5%。 

  (六)非营利性服务业稳步增长 

  全市水利工资增长1.4%(上级反馈),教育工资增长8.6%,卫生工资增长18.4%,公共管理工资增长8.0%。 

  (七)财政收支持续增长 

  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94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8亿元,同比下降9.7%;非税收入完成5.14亿元,同比增长27.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0.37亿元,同比增长15.3%。 

  (八)金融市场稳健运行 

  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73.88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住户存款231.24亿元,同比增长7.4%。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13.43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住户贷款136.13亿元,同比增长12.5%。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困难和问题 

  前三季度经济虽平稳恢复,但面临的困难仍然较大,具体表现为: 

  (一)经济平稳发展支撑不足。全市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出现空档期,缺乏新的产业、新的项目、新的市场主体,支撑GDP增长的主体不够多、不够优,缺少新的支撑点。 

  (二)工业稳增长困难较大。一是烟草行业支撑拉动作用逐月、逐季减弱。1-9月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分别较一季度、上半年、1-7月、1-8月回落1个、0.1个、1.4个、0.9个百分点。烟草回落趋势明显,拉动力减弱,全年难以支撑规上工业较快增长;二是扣除烟外的其他行业增长乏力。1-9月非烟产值同比增长12.6%,分别较上半年、1-7月、1-8月回落8.1个、4.3个、2.1个百分点,全年难以实现预期目标;三是新增企业拉动乏力。今年以来,全市新纳规企业2户(1户报数),1-9月上报产值仅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比重0.7%,纳规企业少、产值体量小,对全市工业增长拉动不明显。 

  (三)固定资产增长后劲不足。一是结转项目减少。2022年结转项目75个,结转投资额78.4亿元,投资额较去年同期(134.6亿元)减少55.8亿元;二是在库项目剩余投资额少。目前在库项目5亿元以上项目仅有9个,剩余投资额48.4亿元,5亿以下项目有105个,剩余投资额45.8亿元;三是新入库项目少。9月项目入库21个,通过率仅38%,计划总投资6.51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2.4亿元。1-3季度建筑安装工程下降31.2%,持续对GDP负拉动。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抓研判,强化监测预警。围绕全年目标严格执行现行统计方法制度,各行管部门加强协调配合,深入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找准支撑经济增长的重点指标、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及时跟踪、注重发现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提高经济形势预判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确保全年各项支撑指标实现预期。 

  (二)抓生产,增强发展活力。一是抓重点、稳存量。要全面梳理重点培育纳规企业名单,重点核查新建投产和成长型企业,精准摸排,使新纳规企业成为下阶段工业经济增长新亮点;二是强服务、出增量。在服务好重点企业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根据行业和企业发展的特点,制定相关帮扶政策,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不断激发行业、企业活力,着力扶持后进企业,尽可能保证存量企业满产、达产,充分释放产能,增强工业经济发展活力。 

  (三)抓项目,增强投资后劲。一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细致梳理项目投资进度滞后原因,着力破解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加速推进建设进度,加快形成更多投资增量;二是抓实项目入库工作。结合全市未通过的入库项目,针对目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库难的问题,认真分析和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提高项目入库率;三是加强沟通配合。各职能部门要加强与统计部门的对接联系,同时加强对项目业主的服务指导,不断提高项目入库质量,提高入库率,形成有效新的投资增量、新的增长点,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提供强力支撑。 

  (四)抓纳规,增强发展潜能。一是重点关注“四上”企业较少的行业,加大“准四上”企业帮扶力度,尽快纳规纳统,形成新的增量,避免因重点企业拉低行业增速情况;二是各主管部门要扛实纳规纳限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继续加大对限上企业的查找和甄别力度。尤其是零售、住宿、餐饮及重点服务业达规企业申报入库,同时加快空白行业的培育纳统,培强做大企业规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全市经济发展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