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20-02310
- 发布机构弥勒市东风农场管理局
- 文号弥东局发﹝2019﹞9号
- 发布日期2019-11-01
- 有效性有效
弥勒市东风农场管理局关于印发《2019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各社区、机关相关科室中心、驻局相关单位:
为切实做好管理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弥勒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19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结合东风地质环境特征和地质灾害现状,特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防治基本情况
(一)地质灾害类型。东风地质灾害类型属滑坡类型,以自然因素诱发的小型山体滑坡为主,目前已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有5个,从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上看,滑坡大多发生于雨季时节(6~8月),发生的地点以普龙社区趟尾坡和鸡街铺社区12队猪场较为严重。
(二)地质灾害现状。东风自然的地质活动不太频繁,对人畜危害性不是太大,危害对象主要以农作物、沟、渠、道路为主。2017年至2018年由于降雨量较大,长时间连续降雨或大暴雨,在整个雨季中普龙社区趟尾坡、鸡街铺社区原12队猪场出现地质灾害现象比较严重,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一定威胁。从总体看,东风地质灾害的活动和危害保持相对平稳水平,在旱季无发展扩大趋势。
(三)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1.降雨趋势预测。单点暴雨及长时间连续降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自然因素。据监测数据表明,东风1~4月降雨量偏少,5月降雨量正常稍偏多,全年雨季在5月中下旬前后开始,主汛期为6~8月,9~10月降雨量正常至偏少,雨季在10月中旬前后结束。
2.人为致灾因素变化。东风近年来葡萄产业发展迅速,葡萄种植户对原有坡地进行大规模改造,城镇化发展中各类工程项目建设,致使原有的地质结构发生变化,坡度较大而葡萄苗木、林木较小和工程施工地段均可能成为地质灾害的多发区段。
二、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情况
经过排查,东风辖区范围内需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5个,分别是:
(一)普龙社区第五居民小组滑坡(趟尾坡)。
(二)普龙社区第二居民小组滑坡(大井旁)。
(三)小平地社区第三居民小组滑坡(山神庙沟下)。
(四)鸡街铺社区第五居民小组滑坡(长塘子后山坡)。
(五)鸡街铺社区第四居民小组滑坡(原12队猪场)。
三、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对象、范围
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对象主要是人、牲畜、房屋及道路沟渠、耕地等。普龙社区第五居民小组滑坡(趟尾坡)主要造成一条村道终断,威胁着滑坡体上方1户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周边居民出行安全;普龙社区第二居民小组滑坡(大井旁)主要是威胁着2户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小平地社区第三居民小组滑坡(山神庙沟下)主要威胁着1户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鸡街铺社区第五居民小组滑坡(长塘子后山坡)主要威胁着93户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鸡街铺社区第四居民小组滑坡(原12队猪场)主要威胁着5户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一般情况下,主汛期就是东风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东风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5~10月。社区居民委员会及相关部门会按照管理局统一安排部署,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及时进入重点防范工作状态,认真执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制度,确保安全度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五、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将逐步落实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重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及监测预报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并加强重点区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
(一)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抢险救援指挥部。为做好东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管理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局党委书记任组长,局党委副书记、局长任常务副组长,其它相关领导任副组长,各社区总支书记、主任,各相关科室负责人,地质灾害隐患点涉及的各社区、小组干部和监测员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资源管理中心,由王体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李会莲、张雁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协调组织及材料上报工作。一旦发生地质灾害,管理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即转为地质灾害抢险救援指挥部,由局党委书记张睿鹏指挥全局抢险救援工作。
(二)明确全局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目标。全局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目标是:发生地质灾害时,力求无人员伤亡,把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三)强化管理
1.为实现防灾减灾目标,各社区居民委员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落实责任制,做到机构健全、职责明确、人员到位、责任到人。
2.利用广播、标语、传单等宣传媒介宣传地质灾害科普知识及防灾减灾措施,增强广大民众对地质灾害危害的认识,强化减灾意识。
3.对辖区内特别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优先治理,对规模大难以治理或投资太大的隐患点应采取避让措施。
4.在汛期内对辖区内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不定期巡查。对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实行专人监测负责制。
(四)完善监测预警。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是预防地质灾害发生或减少地质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局属各相关部门和各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密切配合,统一行动,保证防治工作的顺利实施。
(五)建立灾情报告制度
1.速报时限要求
发生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办公室应立即上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国土资源局。在处置过程中,应及时报告处置工作进展情况,直到应急处置工作结束。
对于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办公室应立即上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国土资源局。
2.速报内容
地质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发生的地点、时间、类型、规模、成因和发展趋势,以及伤亡和失踪的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同时提出主管部门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3.应急调查报告
应急调查结束后,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提交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抢险救灾工作;基本灾情;地质灾害类型和规模;地质灾害成灾原因(包括地质条件和引发因素);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已经采取的防范对策、措施;今后的防治工作建议等。
(六)落实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责任人
地质灾害动态监测就是对地质灾害体变形破坏状况及其宏观前兆随时间变化的监测,地质灾害的发生本身是一个过程,在出现大规模变形破坏之前,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征兆,通过监测及时捕捉这些征兆,作出预报,就可以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所以地质灾害要实行动态监测。地质灾害的监测,原则上是谁受威胁,谁负责监测,全局地质灾害工作由局地质灾害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各社区、小组,机关各科室中心,驻局单位负责人为本辖区和本部门的第一责任人。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由所在社区主任和居民小组长具体负责,以此为基础,各社区要落实监测对象和监测人员,督促各监测人员担负起监测预防的责任,按照汛前排查、汛期巡查、汛后复查的要求,加强地质灾害隐患全面排查工作,对排查出来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告知当地群众,指导、督促做好防治工作,落实群测群防,做到准确预报。
(七)健全各项制度做好预防预报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进一步健全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制度、汛期值班制度、险情巡查和应急调查制度、灾情速报、月报制度,并严格执行。在汛期持续降雨和暴雨等极端天气期间,实行24小时专人值班,领导带班制度,并向社会公布汛期值班人员联系电话。
六、地质灾害监测、预防责任人
全局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工作由局地质灾害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五个地灾隐患点分别由相应社区、小组负责,具体是普龙社区第五居民小组滑坡(趟尾坡)由普龙社区党总支书记高兰芬和第五居民小组组长徐永刚负责;普龙社区第二居民小组滑坡(大井旁)由普龙社区党总支书记高兰芬和第二居民小组组长李青负责;小平地社区第三居民小组滑坡(山神庙沟下)由小平地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林勇和第三居民小组支部书记李思原负责;鸡街铺社区第五居民小组滑坡(长塘子后山坡)由鸡街铺社区主任马玉忠和第五居民小组组长马存厚负责;鸡街铺社区第四居民小组滑坡(原12队猪场)由鸡街铺社区主任马玉忠和第四居民小组组长李财负责。
附件:弥勒市东风农场管理局2019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弥勒市东风农场管理局
2019年4月24日
附件
弥勒市东风农场管理局2019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为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至上,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始终绷紧地质灾害防治这根“弦”,确保各项防灾减灾措施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特成立弥勒市东风农场管理局2019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陈爱明 局 长
副组长:普 飞 副局长
刘建梅 副局长
王体伟 副局长
张 松 武装部部长
成 员: 杨鹏明 党政办主任
雷艳红 财务统计科科长
马金梅 组织人事宣传科科长
皇 芳 纪检监察室主任
赵秀春 工青妇管理科科长
张云波 综治维稳办主任
贺湘滇 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科科长
王 飞 集镇建设管理中心主任
谢伟凡 产业发展中心主任
张 雁 资源管理中心主任
关 毅 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任
杨华勇 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心主任
吴永林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站长
杨有红 东风派出所副所长(主持工作)
王 俊 东风中心卫生院院长
王平荣 东风司法所所长
李会莲 东风国土资源所负责人
林 勇 小平地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
戚东红 明以则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
高兰芬 普龙社区党总支书记
施宇峰 黄家庄社区居委会主任
姜进林 鸡街铺社区党总支书记
李振阳 资源管理中心副主任
张慧斌 局资源管理中心工作人员
陈红有 局资源管理中心工作人员
范兴昭 局资源管理中心工作人员
周 权 局资源管理中心工作人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资源管理中心,由王体伟兼任办公室主任,李会莲、张雁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协调组织及材料上报工作。领导小组如有人员变动,由相应人员自行替补,不再另行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