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mlsqxj/2024-00001
- 发布机构弥勒市气象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4-10-18
- 有效性有效
弥勒市气象局对政协弥勒市第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26号提案的答复
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
你单位在政协弥勒市第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建设弥勒国家气象文化科普公园的建议》第026号提案,已转交市气象局承办,经过与协办单位沟通,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位统筹推动。将气象科普公园作为一项新质产业来打造,并列入气象高质量发展中,以市分管领导为组长,高位统筹联动建立大科普协同发展机制,建设综合性科普教育培训研学基地。结合实际,目前一是向中国气象局申报“气象科普基地”,现已提交省气象局;二是将“气象科普研学教育基地”打捆,申报红河州拟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纲要的重大工程项目清单(单个项目),现已进入拟纳入项目,《红河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认真做好拟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的重大工程项目谋划和遴选工作的函》(红发改规划〔2024〕103号);三是申报成立农业气候观测站,将粮食增产气象服务研究业务与科普结合,现省气象局已有意向;四是积极创新气象科技支撑体系和服务模式,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团队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通道;五是积极探索“气象+”模式,探索通用航空或无人机常态化人工增雨防雹作业领域。
(二)强化经费保障,分期分步实施。建设经费是重中之重的关键性问题,因为气象局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只能依靠政府投资,如果寻求社会资助会出现运营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分期分步实施方式,一是发挥好气象部门主战场作用,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先筹措科普馆建设启动资金,以示范带动后期运作;二是积极与自然资源局对接,预留满足公园建设用地需求;三是积极与市级相关职能部门沟通,争取整合科普项目经费;四是研究新的符合政策合作方式,推动公园的发展和可持续运营。
(三)整合旅游资源,科学规划推进。依托基地区位和国家级气象业务研究基地的优势,综合考虑太平湖森林公园和禹门寺瀑布公园开发项目,谋划“研学游”于一体的科普基地规划,在规划设计和建设中根据本地气候条件和气象教育的需要,融入当地历史文化、自然科学、农业知识、高新技术等内容,倾力打造精品亮点。
感谢你(们)对我市气象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云南省弥勒市气象局
2024年9月26日